汾阳彩铙是一种有着四百年传承历史的民间打击乐演奏艺术,因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相互较量、斗彩而得名。表演者通过铙、钹、鼓及镲的相互配合,击打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并伴有粗犷豪放且有一定技艺性的表演。汾阳彩铙共有12个乐段组成,其中有专门用于开头和结束的乐段,有专门用于段落间过渡衔接的乐段,正身部分共计8个乐段,每段的节奏不同,有的以铙为强拍,有的以钹为强拍。汾阳彩铙表演没有严谨的队列和阵式排列,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小则四人,多则几十人不等。飞铙表演是汾阳彩铙的亮点,也是其特有的表演技巧,当表演进入高潮时,表演者可将手中的铙或钹投向空中,在空中旋转若干圈后再回到表演者手中继续表演。

汾阳彩铙前身为寺庙道场音乐,主要服务于诵经弘法等宗教活动,传入民间后主要用于每年春节期间、庙会期间或祈雨酬神等特殊场合才会出现。其通过节奏、速度、音色的变化,加之演员的表演来营造一种热烈喜庆的气氛,以达到酬神敬佛、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汾阳彩铙对研究传统音乐,探究黄河流域文化和当地群众礼佛敬神等民俗活动都具有重要价值。

汾阳彩铙属原生态文化艺术形式,表演淳朴,表现独特,其节奏灵活多变,讲究轻重缓急,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明显的地域特色,是不可多得的传统音乐作品。现今,汾阳彩铙主要流行于三泉一带,以宋清钊、薛兴常、任兆祥、张克华为主要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