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皮影戏,俗称“灯笼儿”,是从清初就流传于汾阳境内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形式。因其在艺术说唱的同时,借助灯光将用纸板或兽皮剪(刻)制的各种人物或景物形象投射到影窗上来表演故事而得名。

现在的汾阳皮影戏特指用“碗碗腔”来演唱。碗碗腔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因其在演唱过程中始终有一个“碗碗”参与伴奏而得名。其曲调婉转缠绵、和谐悦耳、韵味优美、刚柔并举,特别适合抒情。唱腔与道白中的咬字多结合当地方言,通俗易懂。汾阳皮影的确切起源时间可追溯到清初,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正月里和平时的庙会期间。汾阳皮影戏的表演通常需要七至九人。所有的演出任务被分为拉、打、说、贴四部分。演出时,先设影窗,影窗后置灯光,说唱人或站或坐于影窗后,集说、唱、影人操纵为一体。说唱助手站立于说唱人旁边为其传递影人,并承担次要角色的说唱。

汾阳皮影戏多少年来,发挥着传播礼仪、教化世人、娱乐百姓的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影件构图巧妙,雕刻精美,色彩丰富,既有中国国画的写意风格,又有工笔画的工整细腻,具备了极高的观赏和美学价值。汾阳皮影戏至今所演的剧目仍完整地保留着原有的武打套路,维持了剧目的完整性,具有很高的观赏和传承价值。

汾阳皮影影件造型粗犷、夸张,线条简约,极富韵味。影人造型全部采用正侧面形象,尺寸为40厘米。景物造型大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使多数景物形成了“七分脸”的特殊透视效果。

现今,汾阳皮影的表演地以申家堡村为最,王庭英是曾经的主要表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