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汾阳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向大会提出,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吕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财政部门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求,稳步落实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全力保障重点领域需求,确保全市财政平稳运行,为全市经济稳步向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为347100万元实际完成34788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22%。超收收入780万元,全部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由603008万元调整为60481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际执行58475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68%,同比增长17.61%

2024年预算收支执行具体情况如下:

1.主要收入完成情况

1)税收收入完成29392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9.21%,同比增长7.01%。其中:增值税112311万元,同比增长10.14%;企业所得税100312万元,同比增长10.82%;个人所得税5135万元,同比增长84.78%;资源税2113万元,同比下降20.86%;环境保护税682万元,同比增长22.88%;城市维护建设税48448万元,同比增长13.45%;房产税4230万元,同比下降11.36%;印花税5055万元,同比下降4.44%;城镇土地使用税9198万元,同比下降14.72%;土地增值税1518万元,同比下降59.78%;车船税2094万元,同比下降6.39%;耕地占用税1063万元,同比增长108.02%;契税1765万元,同比下降71.07%。增长主要原因:汾酒股份和汾酒销售收入增长,相关税种收入增加。

2)非税收入完成5395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6.15%,同比增长8.63%。其中:专项收入46742万元,同比增长13.66%;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579万元,同比下降3.13%;罚没收入4928万元,同比下降21.6%;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458万元,同比增长22.46%;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66万元,同比下降4.05%

2.主要支出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40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99%,同比下降0.03%;公共安全支出1785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7%,同比下降12.57%;教育支出9942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03%,同比增长0.5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59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5%,同比增长3.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634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92%,同比增长31.68%;卫生健康支出3455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87%,同比增长8.62%;节能环保支出1446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92%,同比下降3.27%;城乡社区支出6598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2.26%,同比增长37.99%;农林水支出7141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76%,同比增长16.25%;交通运输支出2642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51%,同比增长60.55%,主要增长原因为项目支出增加;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34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87%,同比增长32.5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043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05%,同比增长66.35%,主要增长原因购买异地补充耕地指标支出增加;住房保障支出3558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6.48%

3.年末结转情况

年末结转20062万元。

4.中央和省、市对我市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2024年中央和省、市对我市转移支付210735万元,同比增长20.9%。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79174万元,同比增长16.17%;专项转移支付31561万元,同比增长57.95%

5.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4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预备费6500万元。年度执行中未动用,年终全部安排补充稳定调节基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本级政府性基金年初预算为51925万元,实际完成42881万元,为年初预算82.58%,下降17.42%,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不达预期政府性基金支出53776元,调整预算6472583.08%年末结转10949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无收入,上级补助收入90万元,上年结转4万元。当年支出90万元,结转下年4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年初预算数为63831万元,收入完成77726万元,增长21.77%社会保险基金年初预算支出数为56478万元,实际支出58676万元,增长3.89%

  1. 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全市新增债券收入25947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4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615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19397万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截至2024年底,全市政府性债务余额325762万元,未突破吕梁市下达我市债务限额。

(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执行情况

2024年我市衔接资金累计共投入4586元,其中上级投入3471万元本级投入1115万元,较2023年增加45万元,同比增幅4.21%,实现资金总量和增量的双增长。

  1. 落实市届人大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

1.聚焦收支管理,维护财政平稳运行加大收入组织力度。2024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财政部门通过密切与税收、非税征管部门协调配合,联动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确保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47880万元,同比增长7.26%总量在吕梁市排名第3,全省排名第8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出台了《汾阳市“过紧日子”评估机制(试行)》制度,持续压减非刚性运转类支出,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严控“三公”经费,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584757元,同比增长17.61%重点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各项民生实事。

2.助力实体经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白酒产业稳健增长。投入4100万元发展酿酒高粱12万亩,推动以白酒为主的工业制造业增加值总量提升。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酒文旅融合发展,完成清香大道风貌改造,市博物馆主体完工。安排4000余万元实施峪道河镇乡村旅游项目,安排资金346万元用于集贤堡村、栗家庄村等8个吕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支持消费市场向好向上。安排“惠商保”资金61万元,安排710万元奖补企业小升规、规改股等。

3.优化资金配置,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突出财政预算安排重点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倾斜,全年民生类支出50337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08%一是学有所教更加优质均衡。投入2800余万元提升24所学校办学条件,西门幼儿园主体完工,高级职业中学建成投用,落实教师增量绩效工资2272万元。二是劳有所得更加扎实稳固。“人人持证、技能山西”安排资金120万元培训吕梁山护工、酿酒师等2967人,新增持证技能人才3350人。三是弱有所扶更加细化精准。稳步提高养老金、低保等保障标准,加大对精神障碍患者、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000余万元,普惠保障全面覆盖。投入1246万元建成市托育中心,发放托育补贴91万元,新增托育学位265个。完成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适老化改造200户,提档农村日间照料中心46个,发放高龄津贴761万元、惠及8604人,为44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9.42万元,牢牢守住民生底线。

4.加大三农投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乡村产业振兴。严格落实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产业振兴等,投入2300余万元进行农业机械化、农机具补贴,投入1300余万元进行农业托管,投入534余万元创优“汾享杏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完成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6万亩,落实资金100万元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投入1600万元成立14个镇(街道)环卫站,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乡村面貌得以改善。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用足用好衔接资金,全年投入4586万元重点做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资金保障,实施乡村振兴项目91个,带动脱贫人口转移就业2300余人,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5.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一是预算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预算公开全覆盖,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制定《汾阳市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实施方案》,债务管理稳定可控加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力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政策完善和加强管理的重要依据,强化预算绩效约束力度。财政监督走深走实,积极开展2024年度会计监督检查工作。深入推进法治财政财政工作依法办理、规范有序、阳光公正。

总的来看,2024年我市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全市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挑战,全市税收以白酒、煤焦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仍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升级乏力,新兴产业尚未成型,财政收入有待培育新的增长点;部分预算单位绩效管理的质量有待提升;一些领域支出进度不快资金闲置浪费的情况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25年预算草案

(一)2025年财政预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25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吕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汾阳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2025年预算编制按照“统筹兼顾、厉行节约、防范风险、集中财力保重点”的总体思路安排。基本原则是:

一是牢固树立以财辅政理念,持续做大财政总量充分考虑我市转型发展等现实因素,全力落实市委六十一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集中财力办大事,科学合理制定收支计划,强化监管,强化财政统筹保障能力健全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同时积极跟进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各类资金倾斜,为市委重大决策提供坚强财力保障。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资金效益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有效结合,提高财政支出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坚持防范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积极筹集资金,足额落实到期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健全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大力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二)2025年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根据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完成3723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计划完成320150万元非税收入计划完成52150万元。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603277万元,比2024年预算增长0.04%。财力构成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2300万元,返还性收入23005万元,一般性转移补助收入150304万元,专项转移补助收入250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资金65000万元,上年结转20062万元,新增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00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29294万元(其中体制上解16805万元,专项上解12489万元)和债务还本支出1601万元。

分类安排情况:一般公共服务安排44759万元,增长13.81%;公共安全安排21437万元,增长2.87%;教育安排101212万元,增长9.84%;科学技术安排2929万元,增长5.0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安排15775万元,增长24.3%;社会保障和就业安排122666万元,增长11.17%;卫生健康安排34125万元,增长0.18%;节能环保安排10575万元,增长50.34%;城乡社区事务安排75496万元,增长18.59%;农林水安排59072万元,下降9.03%;交通运输安排15788万元,下降19.81%;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安排5790万元,增长22.83%;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事务安排16970万元,下降57.45%,主要原因为购买异地补充耕地指标减少;住房保障安排16376万元,下降52%,主要原因为项目支出减少;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安排9539万元,下降7.51%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5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完成18730万元,分别为: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8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4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68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5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56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01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0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0949万元,调入资金3505万元,收入合计34685万元。

2025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34685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无收入,上年结转上级补助资金4万元为中央企业及原中央下放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财政补助资金,本年上级补助收入90万元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670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5042万元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基金252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9138万元。

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323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220万元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基金132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2690万元。

5.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

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编制继续保持厉行节约原则,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1460万元,比上年调整预算数减少0.48%

6.政府举借债务情况

2025年到期债券本金7711万元,全部为一般债券,市财政将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811万元、申请再融资债券6900万元偿还到期债务。2025年上级下达提前批新增政府债务限额2477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限额1000万元;专项债券限额23779万元,用于置换存量债务和项目支出。

7.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情况

2025年市本级财政专项衔接资金按照总量和增幅双增长的原则,计划安排资金预算1180万元,主要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小额贷款贴息等。

三、完成2025年预算任务的工作措施

2025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全市财政工作将按照中央、省委、吕梁市委和汾阳市委统一部署,强化财政政策措施,优化财政资金安排,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高质量推动各级党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效,全力以赴服务汾阳市经济社会发展

1.抓收支管理稳定财政运行。一是加大收入组织力度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全面加强税收征管,着重强化对重点税源、主体税种的征管和监控,加强财税部门协调配合,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积极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二是严把支出管理关口。坚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及“三公”经费支出力度,把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执行全过程。加大结余资金收回和结转,避免资金沉淀,靠前督促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确实提升支出效率

2.保障产业发展,服务经济大局。做大做强白酒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加快建设白酒产能提升项目,打造中国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做精做细特优农业。推动“大豆育种”“药用植物”研究成果落地转化,投入资金建设谷子良种繁育基地、实施玉米单产提升行动。提高“菜篮子”供应能力,为发展鲜食玉米、设施蔬菜等12项特色产业注入资金活力。做新做热文旅融合。依托8个吕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让乡村旅游火起来,加快峪道河乡村旅游和牧童街诗酒文化园等建设、石盘山景区提质升级,办好2025年“中国菜”艺术节、贾家庄“半马”等特色活动,提升文旅吸引力。

3.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落实好“三件民生实事”资金保障。一是力做好教育保障。优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点分布,改扩建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做好闲置校舍资产合理化处置工作,进一步落实教师增量绩效工资;支持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打造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二是始终坚持就业优先。保障大规模技能培训行动,新增各类技能人才2800名,加强就业困难人群资金兜底帮扶。三是持续实现幸福养老。保障农村日间照料中心运转经费,落实社区食堂补贴,解决好老年人用餐基本需求,建设护理型中心敬老院,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难题,减轻家庭负担。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汾酒大道提质改造和武家寨线建设,加快推进望阳路、西外环北延等城区道路延伸和基础设施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农村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入户,加快市人民医院和10个乡镇医疗机构改扩建。

4.深化财政管理,提升财政效能。一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零基预算理念运用,严格落实坚持厉行节约,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对预算执行的控制,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健全财政运行监测机制二是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切实改变“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绩效管理理念,努力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同向发力的工作局面。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机制,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政策完善和加强管理的重要依据。

5.完善管理机制,防范重大风险。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坚持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优先位置,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处置”工作机制,落实“三保”预算预审制度,加强财政运行和库款保障监控,及时发现“三保”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妥善处置可能存在的风险,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二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强化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周期管理机制,健全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风险监测监管机制,定期做好债务风险评估,坚决遏制违规新增隐性债务。三是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会监督实效确保财会监督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各位代表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紧盯重点任务,强化联动、真抓实干,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谱写中国式现代汾阳篇章





  附件:
    1、附件2:政府预算解读.pdf     2、附件3:2025年衔接乡村振兴资金公示 .docx     3、附件1: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1).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