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题 词:
- 索 引 号:111423LL00100FYSZFBWJ/2021-00109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汾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1年06月09日
- 标 题:汾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汾阳市建立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汾政办发〔2021〕14号
-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15日
汾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汾阳市建立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汾阳市建立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汾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汾阳市建立城乡居民补充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部署要求及《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建立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晋发〔2020〕19号),根据《山西省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条例》、《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20〕11号)、《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建立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吕政办发〔2021〕21号)精神,结合汾阳市实际,决定在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并行建立标准适度、能兜住低、可承受、可持续的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补充养老保险”),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进一步健全民生保障体系,大力弘扬敬老孝老中华传统美德,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一)激励多缴多得。完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参保居民多缴费、长缴费。
(二)筹资权责清晰。明确政府、城乡居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等各方面责任,建立权责清晰的筹资模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全体成员集体表决同意后,可将光伏、村集体资产收益、非家庭承包耕地承包费、所办经济实体等经营性收益用于补充养老保险的集体补助。
(三)保障水平适度。待遇领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普惠和倾斜相结合。对无子女或子女无赡养能力且未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范围的65周岁及以上低收入城乡居民予以倾斜。
(五)体现子女孝善。鼓励子女通过缴费提高父母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权利。
三、参加范围
已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均可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参加补充养老保险。
四、基金筹集
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其他缴费资助构成。
(一)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参加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按年缴费,缴费标准设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共五个档次。
(二)政府补贴(入口补)。政府对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给予资金补贴。缴费补(入口补)贴标准为:缴200元补贴70元、缴500元补贴120元、缴1000元补贴200元、缴2000元补贴360元、缴5000元补贴600元。鼓励参保人员选择较高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当年不缴费的,政府不予补贴。之后再进行补缴的,补缴部分不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
对重度(一、二级)残疾、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缴费群体,由市政府为其代缴最低标准(200元/年/人)的补充养老保险费,政府代缴后不享受缴费补贴。这一特殊群体的相关资格由市残联、市民政局负责审核。
上述缴费补贴及代缴费用,由市财政负担。
(三)集体补助(入口补)。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对年满50周岁、不足65周岁、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给予补助,具体标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自行研究确定。
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当年不缴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不予补助。之后再进行补缴的,补缴部分不享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的缴费补助。
(四)其他缴费资助。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提供资助。
五、账户设置
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为每个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终生记录的补充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及其他缴费资助、基金运营收益和利息收入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国家规定计息。
六、待遇领取条件
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年满65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已享受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可以从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次月开始按月领取补充养老保险待遇。
本意见实施之日起,已年满65周岁(1955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并享受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居民,不用缴费,可直接按月领取补充养老保险政府补贴(出口补)待遇;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1956年1月1日至1970年12月31日出生),应逐年缴费至65周岁;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在缴费期亡故的,停止缴费;已开始领取补充养老保险待遇亡故的,从次月起停止支付其补充养老保险待遇。个人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七、待遇标准及调整
补充养老保险待遇由个人账户养老金、政府补贴(出口补)和集体补助(出口补)组成,支付终身。
(一)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20。
(二)政府补贴(出口补)。政府补贴(出口补)标准为每人每月20元;年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再提高10元。政府补贴(出口补)资金,由省财政、市财政各负担50%。
无子女或子女无赡养能力的、经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民政局认定年收入低于政府公布的低收入标准的,每人每月再提高200元,由省财政全额负担(与低保、特困群体待遇不同时享受)。
(三)集体补助(出口补)。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对领取补充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进行补助,具体标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自行研究确定。
补充养老保险实行全省统一的缴费、补贴、补助标准。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和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补充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和补贴、补助标准。汾阳市将按照全省的有关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八、相关对象的认定和激励约束措施
(一)有关对象认定。对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以下(超过2020年国家脱贫标准指导线1000元)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暂定为低收入老年居民。低收入老年居民收入标准随着经济发展、物件变动等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动态调整。省政府指定有关部门负责低收入标准的确定和低收入老年居民的认定工作,每年发布低收入老年居民收入标准。具体由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识别,经公示无异议,报市政府指定的有关部门确定后,将人员名单提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对子女享受低保、特困待遇或身患重大疾病、残疾、精神病、遭遇重大灾害的,认定为子女无赡养能力。
对子女具备赡养能力但不履行赡养义务,在养老保险缴费期内不主动为父母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认定为子女不赡养父母。
(二)激励约束措施。鼓励子女通过缴费提高父母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对于子女积极为父母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作为评选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孝老爱亲示范户,推选“好媳妇”“好儿女”等的重要依据;在安排护林员、保洁员、护路员等公益岗位优先聘用,在其家庭成员升学补助、奖学金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分配光伏扶贫收益、承包地流转费、集体林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村集体其他经营项目收益、资产收益等集体经济收入时优先考虑。
对子女不赡养父母的,采取以下方式督促子女为父母缴费。
1.村(社区)法律顾问通过上门走访、电话通知等方式进行劝导、调解,督促子女为父母缴纳养老保险费。
2.经调解、督促子女仍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父母或其代理人可以直接提起诉讼。父母本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如村委会成员或者本村、本社区法律顾问等)可就近就便向汾阳市人民法院或者其派出法庭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督促有赡养能力子女为父母缴费。
3.有能力履行赡养义务的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被赡养人又不主张权利的,由相关部门提起公益诉讼,通过司法程序督促、强制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九、基金管理及投资运营
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实行县级统筹,由市税务局负责基金筹集,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和发放。基金不足发放的,由市财政补足。
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独立核算,参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虚报冒领。
引入具有年金投资运营资格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结余基金的商业化投资运营,做好结余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投资收益计入参保人个人账户。
十、基金监督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完善补充养老保险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监督制度,对基金的筹集、管理、发放等进行监控和检查,定期披露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财政、审计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对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依法处置。
十一、经办管理服务
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承担补充养老保险的经办工作,建立参保人员的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其他缴费资助和待遇领取情况业务档案,参照社会保障档案管理规定妥善保存。要加强补充养老保险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税务部门的参保、缴费、领取待遇名单,将补助资金划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收入户、过渡户)。
要切实加强经办能力建设,科学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充实加强基层经办力量,做到精确管理、便捷服务。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基层经办人员不足问题。
十二、信息化建设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税务局要依托全省统一的补充养老保险综合服务平台,结合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补充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建设。要将补充养老保险专网延伸到镇(街道)、村(社区),实现省、吕梁市、汾阳市、镇(街道)、村(社区)实时联网,支持补充养老保险经办业务;要将补充养老保险业务纳入社会保障卡应用范围,方便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人员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账户信息。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和市财政局要分别做好立项和资金保障工作。
十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补充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汾阳市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组 长:孟建安 市委常委、副市长
副组长:郭兆杰 市委办副主任、市财政局负责人
张燕军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王镇东 市人社局局长
张再高 国家税务局汾阳市税务局局长
成 员:武素文 市委组织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吕继海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何 雄 市行政审批局局长
任淑宏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韩秀山 市卫体局局长
李智平 市统计局局长
李景春 市审计局局长
张明煜 市残联理事长
牛晓敏 市民政局局长
潘 杰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郝彩秀 市农经中心主任
郭清河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李海洲 市融媒体中心主任
宋 利 市疾控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
各镇镇长、街道办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王镇东同志兼任。
十四、工作职责
(一)部门职责。
市财政局负责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专户管理,并按时足额拨付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负责保障补充养老保险市、乡、村三级联网信息化建设,日常业务经办,组织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新闻媒体宣传及印发宣传手册等必要的经费。
市统计局负责接到上级部门发布的低收入老年收入标准后于3个工作日内将标准函告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部门。
市民政局负责接到市统计局函告的低收入老年居民收入标准后,根据省民政厅等部门制定的城镇低收入老年居民认定办法对镇(街道)上报的城镇低收入老年居民人员进行审核,定期开展抽检工作,受理投诉和举报。并于每月10日前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提供我市城镇低收入老年居民人员,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生)低保户、五保户人员相关信息〔包括镇(街道)、村(社区)、姓名、身份证号等〕。
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负责接到市统计局函告的低收入老年居民收入标准后,根据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制定的农村低收入老年居民认定办法对镇(街道)上报的农村低收入老年居民人员进行审核,定期开展抽检工作,受理投诉和举报。并于每月10日前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提供我市农村低收入老年居民人员相关信息。
市残联负责每月10日前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提供我市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生)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员相关信息〔包括镇(街道)、村(社区)、姓名、身份证号等〕。
市公安局负责对低收入老年居民的户籍查询服务,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每月10日前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提供我市上月人口户籍注销名单。
市疾控中心负责每月10日前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提供我市上月死亡人员名单。
市税务局负责补充险保费收缴;每月5日前将上月征收结果明细、入国库汇总等信息反馈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市融媒体中心负责协助市人社局做好补充养老保险宣传工作。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市行政审批局负责补充养老保险市、乡、村三级信息化建设立项审批。
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补充养老保险保费收缴衔接,基金申请与划拨、基金管理、个人账户建立与管理、待遇核定与支付、内控管理、档案管理、数据应用分析等工作,编制、上报本市补充养老保险基金预、决算和财务、统计报表,并对镇(街道)、村(社区)业务经办工作进行指导,每年组织镇村两级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工作。
(二)镇(街道)及补充养老保险专职经办人员职责。
负责对村(社区)上报的低收入老年居民名单和享受待遇开始年月时间进行复核,并在每月8日前报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民政局审批,定期进行抽检;
负责参保资源的调查和管理,对参保人员的参保资格、基本信息、缴费档次、待遇领取资格等进行受理和初审;负责受理咨询查询、监督举报、政策宣传、信息公示等;负责丧葬补助金、保险关系注销等所需手续的初审和上报;负责参保登记、补缴申报等系统录入工作;每月10日前对村(社区)上报的丧失领取人员进行系统待遇暂停工作;负责督促村(社区)月零报告制度的上报。
(三)村(社区)及代办员工作职责。
负责按照低收入老年居民收入标准和低收入老年居民认定办法,每月8日前初步确定低收入老年居民名单和享受待遇开始年月信息,公示无异议后报镇(街道)审核。
具体负责补充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待遇领取、丧葬补助金、保险关系注销、保险关系转移等业务环节所需手续的收集与上报,帮助参保人员办理线上业务,协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民生山西”APP认证,负责向参保人员发放有关材料,通知参保人员办理补缴和待遇领取手续,做好政策宣传与解释、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摸底调查、居民基本信息采集和公示等工作。
每月5日前向镇(街道)上报本村(社区)上月死亡、服刑、重复领取等丧失领取待遇资格人员名单(含姓名、身份证号码、死亡或判刑时间)。
十五、工作要求
市政府将补充养老保险工作列入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纳入对镇(街道)及市直有关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一)各镇(街道)、市直有关单位要贯彻执行《山西省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条例》,规范老年人养老工作,保护老年人权益,促进社会形成敬老孝老的良好氛围。
(二)各镇(街道)、市直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补充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工作,全面准确宣传解读政策,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注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城乡居民踊跃参加、持续缴费、增加积累,努力提高城乡老年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人社局 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733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