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2024年,我市要聚焦一二三产业领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汾阳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市委经济工作的整体思路是“567”工作体系,做强做优“五大产业”是重点之一,今天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解读,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五大产业”之持之以恒推动农业“特”“优”发展。
要发展“金种子”产业。加强与经作所合作,发挥国家级核桃良种基地和核桃种质资源圃、“汾享杏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作用,投资251万元实施谷子良种繁育基地能力提升项目,围绕酿酒高粱、长山药、核桃等开展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发展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一批优质种子企业、一批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村。
要发展“粮袋子”产业。全面推行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抓好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改,建设高标准农田2.4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8亿公斤以上。投入5000万元加大酿酒高粱补贴力度,打造15万亩高标准高粱基地。在峪道河、栗家庄等4个镇建设谷子核心示范区,制定《“汾州小米”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产业联盟,助力更多小米加工企业登榜中国好粮油、山西好粮油。
要发展“菜篮子”产业。加大绿色生态种养殖项目补贴力度,投资340万元建设栗家庄镇休闲生态农业示范园2600亩温室大棚、肖家庄镇100亩高标准大棚,投资600万元在杨家庄镇等5个镇打造6万亩核桃示范园,投资2000余万元加快山西干果商贸平台(二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