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二级医疗机构开展小儿推拿课程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小儿推拿事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一、已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在儿童疾病预防、治疗及健康促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市高度重视小儿推拿开展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方面

目前,我市已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试点设立独立的小儿推拿服务单元。例如,南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已开设小儿推拿特色服务,配备专业设备和经过系统培训的医护人员,为儿童提供个性化推拿治疗及健康指导。汾阳市中医院作为我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近年来积极开展“西学中”“护学中”等培训项目,通过规范化培训、继教班学习、医院进修等方式,累计培训基层医护人员 200 余人次,重点强化小儿推拿、针灸、拔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二)人才培养与专家支持方面

依托山西省汾阳医院医联体建设,我们建立了专家 “下沉” 长效机制。通过定期选派三甲医院儿科、针灸推拿科专家到基层坐诊、带教查房、手术指导,实现了 “现学现做、边学边做” 的联动模式。例如,2023 年以来,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专家团队已在汾阳医院开展小儿推拿相关技术指导 10 余次,培训基层医生 50 余人。

(三)宣传推广方面

为提升群众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我市采取了多维度宣传措施:一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放置小儿推拿宣传手册,累计发放 1 万余份;二是在门诊接诊过程中,医护人员主动向家长示范推拿手法,指导家庭日常保健;三是定期举办专题讲座,2024 年以来已开展线上线下讲座 12 场,覆盖群众 2000 余人次。此外,结合 “中医药文化进社区” 活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学校、托育机构开展科普宣传,逐步打破医疗信息不对称局面。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水平。

(一)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结合县域医共体建设,在条件成熟的二级医疗机构(如汾阳市人民医院、汾阳市中医院)逐步增设小儿推拿门诊,明确服务标准和流程,确保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设施设备,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基层中医馆建设,打造一批示范中医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计划每年开展 2-3 期小儿推拿专项培训,邀请省级专家授课,确保基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规范手法。探索建立 “小儿推拿专家库”,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通过远程会诊、线上教学等方式,提升基层诊疗水平。推动汾阳市中医院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合作,探索在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增设小儿推拿选修课程,从源头培养专业人才。

(三)丰富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内容和方式

进一步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制定本区域内相应的儿童中医药适宜技术方案和预防保健方案,明确诊疗流程和操作规范,探索开展儿童中医药特色保健、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食疗药膳等服务,加大力度推广中药香囊、中药制剂、中药浴、小儿推拿、针灸、拔罐、贴敷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建立小儿推拿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操作规范、安全有效。

(四)加强中医药宣传推广

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发布小儿推拿科普内容,制作系列教学视频,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率和认可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结合基层医院的优势和特点,可在各中心及服务站放置宣传手册,医生接诊时加强小儿推拿保健手法的介绍及示范,定期组织相关知识讲座等,打破群众与医护人员医疗信息不对等的局面,促进小儿推拿的普及。

我市将持续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小儿推拿等适宜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汾阳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