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拴花、贾雅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汾阳市农产品电商与AI技术、大数据应用深度融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汾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电商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电商+产业+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通过电子商务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全力探索一条具有汾阳特色的农村电商发展之路。

一、工作成效

(一)加大农产品电商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电商销售业绩突出、达限入统的农产品电商企业,结合上级的相关政策给予财政奖补,2024年组织我市26户农产品电商企业申报了省级农村寄递物流上行快件补助,其中全年共补7714245个快件,补贴资金700余万元,1户企业成功申报2025年商务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为我市电商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提升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电子商务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与引领作用。

(二)大力实施电商人才培育工程。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山西省乡村e镇建设,两个项目共建成了2500㎡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作为产品展示和电商人才孵化培育基地,大力开展电商人才培训。针对农村留守人员、返乡人员、复转军人、待业青年等不同素质层次的人员,聘请培训师深入镇、村分区分片开展针对性的电商知识培训,累计开展培训100余期,培训人数共计6000余人次,2025年计划开展500人次的电商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为推动名特优产品品牌化发展,结合汾阳市历史、地理文化和白酒、核桃、小米等产业优势,推出了“汾享杏福”区域公共品牌。目前,已授权山西汾都香农业开发科技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为公共品牌使用单位,并帮助企业设计出品牌产品进行上市销售。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农产品质量把控及标准化程度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销售链和严格的质量把控标准,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加工企业规模小且分散,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制约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农产品数据平台建设难度大,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基地4G信号覆盖不足,农业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程度低,数字化治理水平亟待提升。电商专业人才匮乏,缺乏吸引和留住数字化技能人才的条件,就业机会有限,难以支撑电商和大数据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商体系。进行供应链整合与标准化,构建“县级中心+乡镇站点+村级服务点”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整合仓储、物流、销售全链条资源。

(二)完善标准体系,强化品质保障。制定涵盖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的全流程标准。建立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可追溯、质量可信赖。

(三)强化校企合作,培育长效人才机制。建立分层培训体系,重点培养农民、大学生等群体掌握电商运营技能。

汾阳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