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大力创新支持方式—— 政府“买单”,让三晋百姓共享戏曲盛宴
近日,我省首届稀有剧种展演正在太原工人文化宫火热进行,全省31个稀有剧种首次悉数亮相,各剧种名家新秀一展风采,为省城观众带来戏曲饕餮盛宴。
山西素有“戏曲摇篮”之美誉,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剧种丰富、名家辈出。每一个村落一座戏台,成为山西农村地区的标配。从“宁愿跑得丢了鞋,也不误了晋剧里的嗨嗨嗨”这句老话,可以窥见山西人对戏曲的热爱。
近年来,我省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决策部署,通过支持精品创作、节庆展演、惠民演出、非遗保护、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举措,加强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全力支持我省戏曲文化繁荣发展。
“这几天的惠民演出,观众比以前多了不少。”8月18日凌晨,刚刚结束带队演出的临汾市蒲剧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崔鹏升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视频里,村里的戏台上演员们唱得投入,戏台下村民们听得专注,男女老少或坐或站,将广场挤得满满当当。
“戏曲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省财政持续加大对包括戏曲在内的全省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省财政厅文化处相关负责人说。2023年,我省对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资金规模达到4.6亿元,保障基层文化部门为群众提供包括戏曲演出在内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戏曲传承发展需要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省级政府购买演出服务经费投入规模达到2400万元,支持省文旅厅在“两节展演”、打造剧场(公园)惠民品牌等活动中向戏曲院团购买演出剧目;为坚决落实省政府督办的民生实事“免费送戏下乡进村”的经费保障责任,省级财政拿出1600万元保障经费,支持具备条件的戏曲院团承接政府购买的文化惠民演出,探索“以送促购”模式,鼓励戏曲院团开拓演艺市场,确保既办好省政府民生实事,又为戏曲院团增加演出收入、培养人才队伍。
省晋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白雁鹏表示,今年以来,全省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演出向省晋剧院下达购买场次110场,补贴类演出33场。截至目前,已完成演出200多场。
“市政府每年拨付500万元用于购买戏曲惠民演出,每演出一场奖励1万元。2021年,将大宁、永和等县的奖励标准调整至1.7万元/场,进一步提高了剧团为偏远山区送戏的积极性。截至今年8月15日,全市共免费送戏下乡13646场,受益群众约1000万人次。”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科科长祁海荣介绍。
来自省文旅厅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启动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以来,送戏总数已突破10万场。
今年,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经费上亿元,调动近300个文艺院团赴农村免费演出。截至8月27日,全省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共免费送戏13329场,完成率为133.29%,累计惠及群众近700万人次。其中,省级送戏351场,市级送戏2230场,县级送戏10748场。
为了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省财政厅印发了《山西省公共文化领域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科学界定公共文化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积极督导市县财政落实本级戏曲保护传承经费投入责任;按照《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工作方案》,建立了购买稀有剧种公益性演出全覆盖机制,将全省31个稀有剧种全部纳入公益性演出购买范围,每年统筹2200万元,向每个承接院团按照每场5000元的标准至少购买演出50场,扶持力度之大居全国前列;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设立规模不少于5000万元的山西艺术基金,大力整合不同部门同类资金,拓宽社会资本投入渠道,集中财力优先支持包括戏曲类在内的文艺精品剧目生产创作及传播交流,用足用好丰富深厚的戏曲文化资源,全力冲击“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
同时,省财政厅大力创新支持方式,在分配中央补助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时,将地方标志性常态化文艺品牌演出作为重要项目,引导市县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支持文艺院团打造更多富有当地特色的文艺剧目,促进当地演出市场繁荣发展。
好戏连台,尽展戏曲之美;名家云集,共襄艺术盛宴。近日,“戏聚长治·唱响盛世——非常梨园直播周”系列戏曲演出活动精彩上演。尚长荣、于魁智、李胜素等全国各地150多位戏曲名家齐聚长治,7天演出7场主题,行当齐全、流派纷呈、剧目丰富。参加这次活动的长治上党梆子剧团的青年演员申晓东兴奋地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希望古老的戏曲艺术,能够借助我们年轻人的力量继续传承下去,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政府主动“买单”,百姓尽享盛宴,悠久的三晋戏曲文化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马永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