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9日在汾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阎国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汾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及“十五”工作回顾

2005年,我们在中共汾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

农业农村政策有效落实,“三农”工作跃上新台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扶农促农力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全年粮食生产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总产量达到16.6万吨,成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达到5万余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成效明显,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余人。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成11处集中供水,完成136个村751.69公里的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26个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投入使用。

项目牵动和园区带动战略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山西焦煤五麟公司一期100万吨和吕梁东辉公司一期200万吨焦化、山西森力啤酒公司3万吨啤酒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3户,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20户。“一大五小”六个工业园区年内引进项目21个,实现利税2.3亿元。煤焦化、酿造、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对市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面貌展现新形象全年改造路面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市区“脏、乱、差”现象得到一定改善。加大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冀孝线、汾张线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城乡电网趋于完善。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商贸流通繁荣活跃。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力度加大,北榆苑五岳庙抢修、府城墙二监段复原等工程顺利完成。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进程加快,完成市煤矿、佳信建材公司、神泉酒厂等企业改制工作。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增长56%,上交税金2.84亿元,增长2.3倍,占到市级财政收入的62.8%。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发展环境得到优化,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利用外资6.8亿元,引进项目59个,外来企业纳税总额占到市级财政收入的44.2%。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4亿美元,增长128.8%。

科教文化发展加快,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进展。基础教育得到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汾阳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顺利通过省专家组初评。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步伐加快,撤并农村中小学30所,改造危房面积1万余平方米。社会力量办学热情高涨,新增民办学校6所。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大,被省政府命名为“科教兴市示范市”。农村初保合格县规划目标提前实现。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四项”奖励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为5.53 ‰。文化建设不断加强,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称号。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推进,养老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增长5.1%和19%;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态势良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791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419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低保人数达到10967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了全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积极开展“平安汾阳”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重视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四五”普法规划圆满完成。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95件,政协委员提案150件。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树立了务实廉洁的政府新形象。

2005年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十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标志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五年的历程很不平凡,这五年是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加快发展走出困境的五年,是国家强化宏观调控、区域竞争异常激烈的五年,是我们战胜非典疫情等自然灾害的五年,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一个目标,三个创新,四大战略”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2.64亿元,比2000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2%。财政总收入完成8.497亿元,比“十五”计划目标翻了一番,年均增长28%。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82亿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52亿元和14.3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2.8倍和2.3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5:41.2:43.8调整为2005年的8.1:50:41.9 。市域经济初步形成了以三泉焦化工业园区和汾酒集团为龙头,煤焦、酿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突出、多元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发展环境逐步改善。政府行政服务效率提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十五”期累计引进外地资金6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城四星”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科教兴市战略深入推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抗击“非典”和防控禽流感取得重大胜利。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457元和3182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06%和13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2000年的3516元增加到8343 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汾阳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以及全市人民,向所有驻汾单位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汾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足,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地方可用财力较少,城市建设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问题还很多,政府机关作风和效率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和科学发展的要求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厚望。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和战略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汾阳能不能重振雄风,在吕梁、山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占据应有的位置,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汾阳各级干部面前的头等重大的政治历史任务。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楚的头脑。汾阳的过去已成为历史,汾阳的明天靠我们去创造。面对全国全省全吕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必须认清我们的位置,认识我们的不足,牢固确立“发展慢就是退”的危机意识和“抓不住机遇就要落后”的机遇意识,更新发展理念,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以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做好实现汾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奠基性工作,勇敢地承担起推进汾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责任,做汾阳人民的功臣。

“十一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创新思维、实事求是、加快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汾阳独特的区位优势、人文历史优势和品牌优势,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做强主导产业及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攻方向,继续“实施四大战略、坚持三个创新”,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构建主导突出、多元互补的经济新格局,努力把汾阳建设成为晋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商贸中心,实现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筹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采用新的指标体系指导、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分为导向性、预期性和约束性三大类。导向性指标是政府希望发展的,主要依靠市场主体和自主行为实现;预期性指标是预计和期望达到的目标,主要通过引导市场主体来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必须实现的目标,主要通过依法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来实现。新的指标体系力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符合汾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这一指标体系由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五个方面的41项指标组成。这里,我着重就经济增长速度作一说明。

   《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两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吕梁市预期目标。这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着眼于我市加快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提出的。“十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21.2%,高出预期目标11.2个百分点,而且目前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十一五”加快发展有良好的基础。我们认为这个目标是积极的,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发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发展农村经济组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到2010年,把我市建成全省最大的酿酒高粱和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小米和核桃加工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个,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要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加强镇、村规划建设,创建和谐村镇。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村整体实现宽裕型小康目标。

二是引深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吕梁市提出的“开放引进、开发拉长、多元做大、科学发展”的思路,继续抓好“一大五小”六个工业园建设,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壮大规模和循环发展,着力打造煤焦化、煤电铁、煤电建材、酿造、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商贸等产业链条。到2010年将三泉焦化工业园区建成现代化生态型工业园区,全市一、二、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6:54.4 :41。

    三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以规划为龙头,坚持“新建和改造并举、建管并重”的原则,配套和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功能。要以开放的思维、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坚持依法拆迁,加快旧城改造步伐。要继续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力争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

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好“蓝天碧水”和植树造林两大工程。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市区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达到220天以上。大力倡导和开展节约型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影响发展和稳定的深层次问题。按照“一退两置换”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全部完成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坚持全方位、高水平、大力度招商,放开投资领域,降低准入门槛,努力引进我们缺少的一切要素。

六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管理,认真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到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三、2006年主要工作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根据市第三次党代会要求,确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财政总收入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43‰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我市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三农”工作

“三农”工作始终是我们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首要问题。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阶段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变化和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宽广视野和思路谋划农村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是:

抓住“一条主线”。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后“三农”工作的主线,统领农村各项工作。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样板引路、协调推进,创新机制、建管并重”的原则,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新农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稳步推进农村住房、用水、用电、沼气、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引导企业和有识之士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兴办教育、水利等工程。重点完成15个试点村和25个治理村的建设任务。

  扶持“三大产业”。一是核桃产业。发挥汾州核桃的品牌优势,完善和落实发展核桃产业的扶持政策,努力扩大核桃种植面积,建设完善边山百里核桃林带。要注重在品种选优、精细管理、深加工和争创品牌上做文章,尽快申请“汾州核桃”的注册和原产地保护,强力推进全市核桃产业化发展。二是畜牧产业。按照科学饲养、规模养殖的原则,加快瘦肉型猪及养牛、养鸡业的发展,扶持兴建大型肉类加工企业,推进畜牧业向种养加产业化发展;加强和完善防疫体系建设,实施国家动物检疫项目,加大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力度。三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继续加快汾州香小米、长山药、酿酒高梁等特色农产品发展,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培植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搞好绿色认证,创出汾阳新的品牌。

突出“七个重点”。一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放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上,着力抓好以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等为重点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以核桃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为重点的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产业壮大带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加大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年内要完成冀村镇81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中寨村3000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项目,抓好9个乡镇1000个沼气池建设;完成引文入川汾阳境内主线工程的前期准备和西线龙泉至五麟6公里管道铺设任务;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4.67万亩。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步伐。实施科技入户、科普惠农工程,加强农民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四是大力推进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建设。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年内新发展农村专业经济组织50个。五是加快小城镇建设。要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集镇规划和建设,力争每个乡镇在小城镇建设上都有新突破。六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把农村教育和卫生作为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七是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一系列支持农村、扶持农业、关爱农民的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落实好省政府“以煤扶农”政策,逐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

(二)以项目推进为重点,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2006年是吕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推进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牵动战略,下大力气抓好现有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抢上一批新项目,论证储备一批招商项目,不断夯实我市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

强力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安排工业重点调产项目11个,总投资19.34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7.79亿元。年内,要对11个重点项目落实责任,明确目标,搞好服务,确保同华镁业公司1万吨金属镁、宏海食品公司3万吨高级烹调油、文峰焦化公司10万吨铁合金、山西森力啤酒公司15万吨技改扩产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山西焦煤五麟公司20万吨甲醇和吕梁东辉公司400万吨洗煤两个项目争取开工建设,吕梁东辉公司15万吨二甲醚和汾酒集团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完成前期筹备工作。通过项目带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和实现利税要分别增长19.5%和113.4%。

规范和加快园区发展。继续加大“一大五小”六个工业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园区工作机构,完善园区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今年要抓好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和园区产业定位,加快项目的入园力度,提升园区的档次和规模。要加大政策扶持园区发展的力度,加快园区内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和大资本落户园区。要以产业链条为纽带,鼓励和引导园区内企业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创建生态型工业园区。吕梁三泉焦化工业园区要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争取纳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吕梁三泉焦化工业园区要新增产值6亿元,上交税金突破2亿元。

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认真实施《汾阳市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新型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培植后续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在巩固和发展现有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加强对市区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加大“划行归市”力度,不断提升档次,完善功能,努力把我市建成晋西重要的区域性批发市场、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建成北门飞龙商贸综合市场并招商运营。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等新型服务业,规范发展劳动就业、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完成杏花村、峪道河两大景区和石盘山景点详规,铺开文湖生态景区建设和峪口圣母庙维修工程;积极争取太符观维修资金;完善和加强贾家庄生态园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精心策划和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品牌。

努力增加市级可用财力。财税部门要充分发展财政职能作用,落实各项财税扶持和奖励政策,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重点抓好培植税源的工作,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增加社会公共领域的支出,确保“三农”、社保、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和公教人员工资等项目的支出,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加大企业所得税等重点税种征管力度,做到主体税种应收尽收、零散小税不遗不漏。加强和规范各种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它非税收入的征缴管理,增加财政预算外收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政策支持,研究探讨增加一般预算收入的制度和办法。严格预算管理,狠抓开源节流,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城市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我们要继续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新旧并举,建管结合,内造精品,外搭框架”的思路,以开放的思维、大汾阳的理念、超前的意识、强有力的动作抓好城建工作,全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重塑汾阳新形象。

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要突出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着手编制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市区控制性规划,加快编制高水平的局部建设性详规。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主要街道及主要地段的建设,所有新增用地、新建和改造项目都要按规划进行集体审批。要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突出解决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倒、违章建筑、城市“牛皮癣”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善市区环境,实现建管水平的同步提升。

集中力量抓好市区建设。要牢固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办法,以构建“五纵五横”城市框架和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英雄中路路面改造、东二环路面硬化、文峰街中段路面拓宽硬化、南薰路北段拆迁、城区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垃圾中转站及处理场、西河苑安康居住工程、307国道二道涧河桥至贾家庄村口城市道路改造等11项工程建设;争取铺开胜利街东口至东关正街即东一环北段拓宽改造和英雄南路打通工程的设计、拆迁工作;完成鼓楼北路拓宽改造、城区中心广场及人防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要积极准备文峰街东段即东二环至文峰塔东延工程,力争铺开路基建设。今后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实行拆墙透绿、拆旧造绿、见缝插绿等绿化工程,努力创建国家县级园林城市。

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产业发展的依托,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纽带和载体。要按照“因地制宜、围绕产业、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快小城镇建设。杏花村、贾家庄、三泉、冀村四镇要在完成修建性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城镇亮点,实施道路改造和绿化美化工程,完善配套设施,拉开与城区对接的框架。其它乡镇也要依托自己的优势,合理定位,加快建设步伐,着力布局和培养自己的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加快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路网质量,完成汾屯线4公里路面改造和园区东辉公司至340省道一级公路建设,争取旧汾介线改造工程立项;继续争取村村通水泥(油)路的政策支持,完善村村通、户户通水泥(油)路工程;积极协助省市公路部门做好307国道汾阳境内路面改造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园区铁路专用线,完成太中银铁路汾阳车站与市区连接线的规划。改善山区交通条件,完成边山循环公路的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进一步改善电网结构,完成乔家庄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和北大街、鼓楼西街、文峰街中段等城网改造工程,积极支持文峰电厂并网发电;争取新农村建设电力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和贾家庄35千伏变电站新建及栗家庄、峪道河35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立项。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完成144个村的网络文化站建设。

    (四)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民营经济是市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潜力所在。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民间,把企业改革的目标、开放引进的主体定位于民营,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的中流砥柱。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在大力支持汾酒集团发展的同时,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对民营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民间创业。加强和改进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等服务体系。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参与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建设,帮助民营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

完善和深化工商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年内铺开所有粮食企业和市属国有集体工商企业的改制。改制工作要规范操作、依法进行;要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妥善安置改制企业职工;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已改制企业要加强协调指导,积极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改制不彻底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帮助企业向现代企业方向发展。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要实施“借势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理念,创优招商引资环境,引进大企业,争取大项目,利用别人的资金、人才、管理 、品牌、市场等优势来推动汾阳的经济发展。要抓住全省招商引资方兴未艾的有利时机,引进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储备和论证一批与我市产业关联度大、发展前景广的项目进行重点包装和推介。要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变坐等客商为走出去找商,变引资金招项目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全方位招商。要切实加强对招商引资的领导,实行项目领导负责制,加大对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全力营造“诚实守信”和“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切实维护外来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五)以教育卫生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和“三个文明”一起抓,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更加关注人民生活,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新汾阳。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巩固“两基”成果,促进基础教育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发挥高中教育对基础教育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高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中教育质量。规范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鼓励民办教育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步伐,尽快完成所有国债危改项目,调整撤并农村中小学20所。大力推进教育现代信息化,全面实现校校通。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要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为主线,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体系建设,加快乡镇中心医院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逐步配齐基层卫生人员。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卫生执法监督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确保完成全年计生目标任务。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培植科技型企业,增强我市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抓好晋杂18号酿酒高粱新品种推广、多味营养小米方便粥系列产品开发、果材兼用核桃品种高效栽培示范等科研项目。

着力打造文化强市。巩固全国文化先进市成果,拓宽文化服务范围,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14个乡镇街道和40个行政村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建设。推进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进程,完成18个村5000户的村村通广播电视任务。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加强对网吧等文化市场的监管,切实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以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就业人员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参保率。强化社会保障费征缴,大力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切实关注和解决好困难群众生活,全面铺开农村低保工作,基本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健全城乡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搞好就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全面落实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六)以规范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平安汾阳”建设

“平安汾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责任,着力解决一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安定,创建“平安汾阳”。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打防控”一体化网络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大刑事案件侦破力度,重点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入室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加强政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健全信访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及时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坚决依法纠正在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及其他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启动实施“五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严格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保障公民特别是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城市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发挥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职能,推进社区社会化和民主化进程。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继续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抓好食品、药品、集贸、文化、建筑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标本兼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税款、侵犯知识产权、传销和变相传销等行为,切实加强对农资、食盐、烟花爆竹、酒类、生猪屠宰等重要商品的市场监管。严格土地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种违法占地,重点整治乱占耕地、未批先占、私自转让等行为。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鼓励守信、惩戒失信的信用监督约束机制,逐步建立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饮用水源区、工业园区、重点超标排污企业、在建项目和死灰复燃的土小污染企业。严格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和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大环保执法和监察力度,建立定期协商和环保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突出解决一批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改善全市环境质量。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以整顿矿业秩序和煤矿安全生产为重点,继续加强煤矿、非煤矿山、民爆物品、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人员聚集场所、森林防火等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排查事故隐患,铲除事故温床。加强对煤矿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依法严厉打击不法矿主和主要参与者,坚决杜绝私挖滥采。进一步完善生产目标体系、事故防范责任体系和监督考核体系,加大对部门和乡镇行政不作为的追究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失职、渎职人员。

(七)以加强自身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汾阳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组织实施,对政府的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才能带领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努力奋斗,实现各项既定目标。

坚持解放思想,建设创新型政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扫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赢得加快发展的主动权,为全市实施“大项目、大开放、大环境”“三大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行政方式和工作方法,只要对发展有利,对群众有利,对全局有利,就要敢闯敢试敢冒,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坚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要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上来,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大厅建设,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完善政务公开、落实首办负责、承诺服务和限时办结等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强化公务员队伍的诚信、大局、服务和效率意识。着力改变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权责脱节、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坚决整治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玩弄手中权力刁难企业、投资者和群众的行为。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型政府。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快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保证各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健全重大决策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强化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监督,完善各类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坚持真抓实干,建设务实型政府。政府系统广大干部要坚持重实际、讲实话、办实事、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始终把抓落实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领导带头抓落实,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上,充分发挥在抓落实中的表率和核心作用;坚持顶真碰硬抓落实,直面具体矛盾,落实具体措施,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工作一抓到底;坚持凝聚合力抓落实,加强部门单位之间协调沟通,严肃政务纪律,形成政令畅通、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坚持严格奖惩抓落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强化部门责任和岗位责任,实施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确保目标分解到位、压力传递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坚持执政为民,建设廉洁型政府。政府公务人员要把“以民为根本、敬民如父母”的施政理念贯穿始终,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意愿抓在手上,高度关注民生,竭诚为民办事,力戒与民争利,坚决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法不道德行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治理各种商业贿赂行为。要严格执行各项廉政制度,严惩腐败堕落分子,严处违法违纪行为,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市政府今年要集中财力、集中精力,为全市人民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完成西河苑安康居住工程8.5万平方米,解决502户住房困难居民的住房。二是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00个,培训农民7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人。三是继续落实农村家庭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新建、改建中小学标准操场9个12.6万平方米。四是完成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和住院楼建设。五是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六是对农村8510户9378名困难群众实行低保。七是完成英雄街中学新校搬迁和府学街小学新建工程。八是继续实施村村通水泥(油)路和村村通客车工程,实现60%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85%以上的村通客车。九是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发展农村连锁便民店50家。十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各位代表,汾阳加快发展的责任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肩上,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汾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为建设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汾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