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
1.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杏花村汾酒,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而得名。杏花村是中国著名的酒都,杏花村汾酒以清澈干净、清香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酿酒工艺,是中国传统白酒酿造的正宗血脉。它不仅源远流长,衍生了众多其他酒类的酿造技术,而且对汾酒产区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对全国广大地区的酒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汾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在杏花村已发现有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从出土器物可以判断当时就有酿酒的活动。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以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等酿造工艺酿制完成,其酿制包括制曲和酿酒两个阶段,需经制曲、发酵、蒸馏等工序。其中,制作汾酒大曲需采用“两凉两热”发酵工艺制成三种曲型,再将三种曲按比例混合投入生产;在酿酒时,汾酒以“固态地缸分离发酵,清蒸二次清”的发酵和蒸馏方法为其特色。
自1953年以来,杏花村汾酒连续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列。发展至今,以汾酒为母酒,还产生了老白汾酒、竹叶青酒、玫瑰汾酒、白玉汾酒等系列酒。
杏花村汾酒是中国白酒行业清香型的卓越代表,也是迄今留存下来的品质最独特、最罕见的白酒类型,在整个酒文化及人类历史的发展沉浮中,它始终具有无法取代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杏花村汾酒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其久远的历史价值。采用蒸馏制酒工艺的清香型白酒,同时开启了中国白酒历史的先河。1932年,全国著名微生物和发酵专家方心芳先生把汾酒酿制工艺归结为七大秘诀:“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粮必得其实,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后经汾酒人的实践,又增加了“料必得其准,工必得其细,管必得其严”,成为“十大秘诀”。造就了汾酒“清、爽、绵、甜、净”的质量典型性以及“雅、正”的风格。
2006年,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2.汾阳地秧歌
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
汾阳地秧歌历史久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研究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探究当地人民娱神崇祀等民俗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作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汾阳地秧歌被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关于汾阳地秧歌的起源和形成,众说不一,至今为谜,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一些老艺人的口述回忆,汾阳地秧歌于晚清时期已经成熟盛行。初时的地秧歌,人们只是围成圆圈敲打锣鼓,大家把这叫作捣秧歌。之后逐渐增加了一些舞蹈动作和场面,在宽阔场地上边打边舞,人们又把这叫作掏场子。为了进一步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在敲打一会儿之后就停下来,让歌手即兴编唱几句带有恭贺内容的句子,然后接着再敲打。就这样,地秧歌逐步成熟起来,成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传统舞蹈。
汾阳武场地秧歌早期由12名舞蹈者组成,分执四副花棒、四个小锣和四个腰鼓,称作十二角身子,其中女旦角色由男性反串。现在演出队伍多为12的倍数,有36人队、72人队,最多者为108人队,暗合梁山好汉数。
汾阳武场地秧歌舞蹈形式由武术动作和势法演变而来,表演套路丰富,变化多端,主要有开场大阵、一条龙、两条龙、二龙出水、四见面、卷垫席、八角茴香、天地牌、之字形、蛇蜕皮、蒜辫子、单勾心、十字花、十二连勾、三十六连勾等。
表演道具与乐器主要是花棒、小锣、腰鼓,另有大锣、铙、钹、亮锣(俗称小汤锣)为外围烘托气氛的伴奏乐器。
汾阳地秧歌的主要特征为演员造型鲜明。主要演员始终分为扮相俊美的武生、滑稽诙谐的花脸、婀娜多姿的小旦三种角色。演员服饰借鉴戏曲,有日月云彩的图案,内容明显与古代祭祀相关。表演套路非常丰富,有70多种,如古代各种战阵,演员按照各自的舞蹈套路轮番交替表演,场面变幻莫测,如行云流水,开合有序,欢畅自然。舞蹈动作多,或妖娆多姿,或妙趣横生,或舒展大方。
1955年,汾阳地秧歌参加了山西省第二届民间文艺演出,荣获二等奖。1961年,汾阳地秧歌队代表晋中地区参加了山西省民间文艺调演,首次被搬上舞台。为适合舞台调度,在原来掏场子套路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使汾阳地秧歌的面貌焕然一新,并被评为优秀文艺节目。
汾阳地秧歌具有历史与民俗学研究价值,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汾阳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原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争锋与交融地带,汾阳地秧歌中诸多表演套路与动作、演员服饰与战争及其北方游牧民族习俗有关,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过街板唱词大量源自于百姓寻寻常生活,是研究汾阳世态百相的活化石。汾阳地秧歌舞蹈动作、音律节奏、表演套路、唱词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蕴含有丰富的艺术元素,可资现代艺术学习借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