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汾阳市级)
1.汾阳彩铙
汾阳彩铙是一种传统广场打击乐演奏艺术,因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相互较量、斗彩而得名。表演者通过铙、钹、鼓及镲的相互配合,击打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并伴有粗犷豪放且有一定技艺性的表演。汾阳彩铙共有12个乐段组成,其中有专门用于开头和结束的乐段,有专门用于段落间过渡衔接的乐段,正身部分共计8个乐段,每段的节奏不同,有的以铙为强拍,有的以钹为强拍。表演没有严谨的队列和阵式排列,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小则四人,多则几十人不等。飞铙表演是其亮点,也是其特有的表演技巧,当表演进入高潮时,表演者可将手中的铙或钹投向空中,在空中旋转若干圈后再回到表演者手中继续表演。
汾阳彩铙前身为寺庙道场音乐,主要服务于诵经弘法等宗教活动,传入民间后主要用于每年春节期间、庙会期间或祈雨酬神等特殊场合才会出现。
汾阳彩铙历史久远,属原生态文化艺术形式,表演淳朴,表现独特,其节奏灵活多变,讲究轻重缓急,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明显的地域特色。
2.汾阳皮影戏
汾阳皮影戏,俗称“灯笼儿”,是流传于汾阳境内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形式。因其在艺术说唱的同时,借助灯光将用纸板或兽皮剪(刻)制的各种人物或景物形象投射到影窗上来表演故事而得名。
现代的汾阳皮影戏特指用“碗碗腔”来演唱的皮影戏。碗碗腔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因其在演唱过程中始终有一个“碗碗”参与伴奏而得名。其曲调婉转缠绵、和谐悦耳、韵味优美、刚柔并举,特别适合抒情。唱腔与道白中的咬字多结合当地方言,通俗易懂。汾阳皮影的确切起源时间目前尚未可知。汾阳皮影戏的演出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正月里和平时的庙会期间。汾阳皮影戏的表演通常需要七至九人,所有的演出任务被分为拉、打、说、贴四部分。演出时,先设影窗,影窗后置灯光。说唱人或站或坐于影窗后,集说、唱、影人操纵为一体。说唱助手站立于说唱人旁边为其传递影人,并承担次要角色的说唱。
汾阳皮影戏多少年来发挥着传播礼仪、教化世人、娱乐百姓的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影件构图巧妙,雕刻精美,色彩丰富,既有中国国画的写意风格,又有工笔画的工整细腻,具备了极高的观赏和美学价值。汾阳皮影戏至今所演的剧目仍完整地保留着原有的武打套路,维持了剧目的完整性,具有很高的观赏和传承价值。
汾阳皮影影件造型粗犷夸张,线条简约,极富韵味。影人造型全部采用正侧面形象,尺寸为40厘米。景物造型大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使多数景物形成了“七分脸”的特殊透视效果。
3.西河根雕
西河根雕是汾州大地上传统雕刻艺术品之一。西河根雕技艺于明清时期已趋成熟,它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西河根雕以本地所生长的核桃木、松木、枣木等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的树根为创作原材料,其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
西河根雕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已形成自己特有的表现力。其制作过程所利用的工具是斧子、木锉、敲锤、锯子等简易工具,多靠艺人娴熟的技法和经验来完成。其根艺创作劳动有的耗时长,有的耗时短,有的作品大,有的作品小。其制作步骤一般可分选材、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
4.汾阳泥塑
泥塑,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艺术,即用粘土捏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常见民间艺术品。
汾阳泥塑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深受一方水土的民俗及传统习惯的长期影响,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色。总体上讲,汾阳泥塑寓意丰富、形象生动,题材大都是以神话传说、民情风俗、花卉人物、鱼虫鸟兽为主要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宗教题材的泥塑是汾阳泥塑的主流。
汾阳泥塑的制作过程因依次序才能完成,所以工艺独特,过程复杂。同时,汾阳泥塑色彩鲜明强烈,不易变形、不易褪色,可长期保存色泽。汾阳泥塑着重刻画表情,造型夸张,装饰华美富繁,形态稚拙可爱。因汾阳泥塑为纯手工制作,所以每件泥塑作品均是孤品。
5.汾阳石雕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汾阳石雕多指石碾、石磨等生产工具和碑刻艺术。
石磨是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石碾是使谷物等破碎或去皮用的工具,由碾台(亦叫碾盘)、碾砣、碾框、碾管前、碾棍等组成。碑刻是将字或画书写或复写于平整的石板上,然后镌刻而成。过去,汾阳石雕是石匠艺人的一种谋生行当。当今,石雕技艺因经济价值空间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相反,石雕成为一种独特的经营行业,生产价值正在兴起和发展。
汾阳石雕因取材讲究,均为坚实、耐风化的本地红砂石和青石,所以汾阳石雕石刻不易破碎,耐性好。
6.汾阳仿古青铜器制作工艺
汾阳仿古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一种器具。一件完美的仿古青铜器,它的外形、纹饰、铜质、铸痕、锈色,尤其是韵味,均类同于原古物,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其制作过程比较复杂考究,分铜胎制作和整体做旧处理两个过程。铜胎制作过程首先要制作母模,这是汾阳仿古青铜器制作最关键的步骤。母模制作方法是用模具石蜡或经过处理的石膏塑造出与古器物相似的形状,然后进一步雕刻纹饰时加以修改。现在多采用失蜡铸造,这种方法简单快捷,而且能够不失原器形的韵味,可铸造出工艺特别复杂的青铜器。铜胎做旧是保持青铜器原始风味的必要步骤,包括黑漆古皮壳、红斑、绿锈做旧法等。
汾阳仿古青铜器具有纹饰清晰自然,线条精美流畅的特点,似古代铜器一般,富含土香味,而且制作出来的高档仿品不切开铜胎看铜质,很难辨别真伪。同时,汾阳仿古青铜器的铜质手感很轻,锈色层次丰富,不怕火烧水煮,锈色可以与酸发生化学反应,如同真锈一般。
7.小磨香油制作工艺
汾阳市三泉镇武氏“天源庆”小磨香油传统制作工艺成熟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当地一直享有盛名。其制作工艺与流程保持延用古法,又能与现代电能和机械技术相结合,生产出的香油色泽明亮,香味浓郁。在食品中加入几滴,即香气沁人,味道鲜美,有“一滴香”之美称。
武氏“天源庆”小磨香油坊位于三泉古镇。香油原料多选汾阳张多村、郭家庄村和孝义宋家庄村一带所产的芝麻,因地脉水土的关系,芝麻品质好,出油率能高达50%。
武氏香油的创始人武锦祥,在其14岁时随父从玉兰村迁往三泉镇,先期人工石磨磨面,后根据此原理制作出石磨香油。于1904年,挂出“天源庆”字号招牌,开始小石磨香油生产,后代相传,至今已传承到第四代。
8.汾阳黄酒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中国黄酒产地较广,品种较多,而汾阳黄酒也是极具地域特色的黄酒种类之一,饱含着汾阳酒都美誉的酿造精髓!
汾阳黄酒,色泽金黄、透明,有浓郁的芳香,醇厚绵甜,味微苦涩。酒度为10-13度,糖分为18-20%,总酸为0.4-0.7%,是酒类中的甜型黄酒。
汾阳黄酒一直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制曲由大麦、豌豆和六味中草药采制而成。黄酒的主要原料全部使用汾阳本土山区一季收的软黄米,蒸熟后人工拉米,拌曲,入缸后高温发酵,出缸,拌料酒,再入缸二次发酵,压榨出缸,灭菌入库,储藏6个月后再次灭菌,最后装瓶。
黄酒被誉为最富营养的酿造酒,因其所含热量高,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故有“液体蛋糕”之称。黄酒除了具有特别的保健效果外,还可用于佐餐、佐烹饪、佐药。而汾阳黄酒因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多味中草药,故具有开胃、健脾、舒筋活血、调经正气、温阳益寿等功效。
9.汾阳婚俗
真是佳人喜跨凤,就数才郎喜乘龙。
东边一朵紫气来,西边一朵芙蓉开;
两朵花儿对面开,但等新人下轿来,
新人下轿喜盈盈,怀抱尺称聚宝盆;
脚踏黄绢应黄道,胭脂点到脸上红,
和风吹动盖头红,露出新人面芙蓉。
这首地道的民谣,表述的就是汾阳婚俗中新人迎亲进喜堂的欢乐情形,形象地描述了汾阳才男俊女鸾凤和鸣的欢快场景。
婚俗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个人息息相关,而且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婚俗文化历史悠久,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源于生活,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人类社会的深层文化。
汾阳婚俗是典型的汉民族婚俗,是沿袭古代三书六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民间婚俗礼仪,是汉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积淀和民俗现象,集筹神赛享、祭祀乐舞、民俗信仰、伦理道德为一体,具有极厚的民间基础。
汾阳传统婚俗在婚礼前要进行三书六礼,三书指的是定亲之书,又称聘书,指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过礼之书,又称礼书,即礼物清单、纳征(过大礼)时用;迎娶新娘之书,又称迎亲书,结婚当日(迎亲)接新娘过门时用。六礼是指:一是纳采,今称提亲;二是问名,今称合八字;三是纳吉,今称过文定;四是纳征,今称过大礼;五是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六是亲迎,今称迎亲。
汾阳婚俗的形成上溯秦代,下承当下,由2600年的民俗文化积淀所成,具有鲜明的汾阳繁华细琐、崇文厚德的地域文化特征。
10.三泉集会
三泉镇据历史传说,该镇曾有三股终年流水的清泉而得名,具体形成年代史籍无载。
据有关史书记载,“三泉集”有确切记载的年代为明末清初,与晋商的形成崛起为同一时代,据今约500多年。清顺治年间,“三泉集”原为“义丰集”,义丰村位于三泉镇北五里处,村中建有关帝庙,“义丰集”即为关帝庙庙会。村内当年还建有药铺、当铺、过街乐楼等建筑。清顺治年间,由于三泉镇位于周围村落中心,故把义丰庙会借往三泉镇,从此成为“三泉集”。据《汾阳县志》记载,清初“三泉集”集镇鼎盛,小集逢三、七,大集迂五、十。至乾隆年间为五、十大集。每逢集日,客多人涌,应接不暇,不仅有四乡的群众,还有汾、平、介、孝的客商,甚至有津、京、内蒙的大商贾来此地搭桥购货,商品销售。
三泉集会延续到现在,虽然集会的规模因为种种原因缩减,但是三泉集会还是照常进行。古老的集会还会坚持多久,谁也说不清,但是三泉集会是三泉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11.汾阳旋粉制作技艺
汾阳旋粉是流传于汾阳境内的一种传统凉拌菜类特色食品,其外表呈浅黄色,晶莹透亮,其质柔软润滑,食之清凉爽口。多少年来,它一直是汾阳人引以自豪的一种美食,同时也是汾阳人逢年过节或待客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在1998版《汾阳县志》中所记载的“汾阳清至民国年间农副产品加工的食品类”中包括有旋粉,但并未说明其产生的年代,只是笼统说农副产品加工的食品自古有之,究竟古至何时,尚不可知。
据汾阳一些老者回忆,至少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汾阳城及其周边的不少人家还保留着在正月里自己做旋粉的习俗。每逢正月里,一些精干的家庭主妇总要到旋粉作坊去购买已加工好的绿豆粉面,然后回家自己熬制旋粉。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使大部分人的生活重心皆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对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逐渐淡化,使其濒临失传。幸喜目前,国家正在下大力气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汾阳旋粉作为地方特有的一种美味佳肴,它不仅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效,同时也极具推广价值。
12.汾阳小吃
顶顶顶楼楼,不捉大大捉候候。
三步六步,快快进步。
红布绿布,各色布铬住了。
鸡蛋黄酒,越吃越有。
这是一首汾州古童谣,当这样的童谣唱起的时候,许多五六十岁的人想到的是爷爷家、姥姥家,在那个他们的童年时候,放学、放假了到爷爷家、姥姥家去住上两天,为的是能解解嘴馋,此时的大人早已把好吃的小吃给孩儿们准备下了,诸如绿豆糕、密枣儿;凉粉、旋粉;添仓饼、焖子等。各色小吃纷呈,让孩子们大饱口福,这种美好的记忆,是汾阳原生态生活的速写。
汾阳小吃的原始作用是用来祭祀的食物,久之渐为饮食小吃。
“汾旧时官高巨绅,及各色人等资产较裕者多聚居城市,汾阳对于饮食小吃向为讲究,家庭妇女,且精于烹饪做作。城市多佳户,濡染已深,每逢令节,求小宴会,动辄杯盘罗列,酒肉通外,时鲜嘉,件件毕陈,更有诸般小吃佳宴,轮奂上下。”汾阳县志的这段话较为清晰地写出了汾阳生活的精致,其中提到的小吃,更是伴随汾阳人左右,是生活中的一大内容。
“清光绪年间,县内有糕点铺20多家,西街的芝兰斋、日新斋,东街的万生原、瑞宝斋,北街的万和斋、新盛斋,东关的三盛长、三和原,南关的天裕楼,三泉的元庆楼、庄成斋、公私长、丰盛楼等都是有名气的。”这一段是对老汾商侯国荣老人采访时,他所讲到的。在明清时期,汾阳人的穿心酥、麻花、烤馍、绿豆糕、芝麻团等小吃可以与京津货相媲美。
据考,汾阳小吃之制作源于龙山、仰韶文化时期,经过秦汉先民的开拓积累,唐宋时期的成熟定型,明清时期的繁荣发展,已形成技艺精湛、工序完整、流程严谨、制作方法复杂多变等特点。
13.汾阳铁匠传统技艺
汾阳铁匠是汾阳民间传统锤炼打造生产生活之用铁具制造者的统称。汾阳铁匠传统技艺历史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制作工序中的夹钢、鏣钢、上刃等技艺是汾阳铁匠传统技艺中的主要特征。汾阳铁匠是汾阳民间人类生存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三匠(铁匠、木匠、泥瓦匠)之一,该传统技艺对于研究黄河流域的农垦文化,探究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和历史铁具制作有着重要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汾阳铁匠制品适时顺应切合着社会各时期的发展变化和需求。从早期围田狩猎所用的长矛刀剑到农垦种田所用的锄头镰刀,再到日常生活所用的铁匙菜刀等工具,都属铁匠制品的范畴。
现今,汾阳铁匠所产铁具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类铁制品,如铁锹、锄头、耙子、麦镰、秋镰、铁把镰、刮子、切刀等。一类是生活类铁制品,如菜刀、铁匙、火锹、火柱、屠宰刀、肉勾子等。
汾阳铁匠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的基本流程有八项,分别是选料、破口夹钢、烧炼、锻打、铲刀、鏣钢、研磨开刃、上把成品。在实际制作中,每件器具的大小、厚薄、锤炼过程中的火色、夹钢的深度、鏣钢的温度、研磨开刃的程度均靠匠人长年累月的实际经验而灵活运用。
早先主要传承铁匠技艺的虞城铁匠传承人,现已不再从事该项手艺。如今,汾阳太平村、西陈家庄村、冀村等地还有铁匠在传承汾阳铁匠技艺。
14.冀村豆腐制作技艺
豆腐是以黄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细、凝固和上榨成形等工序加工而成。
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具有益气中和、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功效,可用于治疗赤眼,解硫黄、烧酒毒等。
冀村地处汾阳市东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地下水、饱满的黄豆,成就了香嫩的冀村豆腐。
关于冀村豆腐,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一天,吕洞宾化作乞丐路过冀村时,村民将制作的豆腐脑供其充饥。吕仙将旧官帽打掉双翅,作为豆腐锅用,将墨砚作为豆腐磨,将墨汁作为卤水,把豆腐工艺传于村民。于是,冀村人即以制作豆腐为生,成了附近的富裕村。
冀村豆腐利用卤水点浆制作,减少了豆腐本身的寒性,提升了豆腐的营养价值,是绿色的、纯天然健康食品。
冀村豆腐的优良品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的水质,属国家标准的饮用水,而选取颗粒饱满、个大色亮的黄豆做它的原料则是前提,在加工过程中点卤水而不用石青内脂则是其品质优良的保证。冀村豆腐具有细绵嫩韧、滑而不涩、鲜嫩可口、味正醇香、炒煮不碎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厚爱。
15.跑旱船
旱船是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山西境内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然后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海蓝色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表演中的旱船,都要被装饰的光彩夺目、艳丽不凡。
表演中,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有时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他人物的。扮演者有男有女,在农村中不尽相同。
跑旱船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他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在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一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乘船者与“艄公”默契配合,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是水上跑船时的生动画卷。他们在前进中,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路,起伏波动、生动活泼。在跑旱船的表演过程中,有时还穿插传统的推车表演。跑旱船一般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也有的地方加上一至两支喷呐伴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
16、汾阳盲人说唱
汾阳盲人说唱是形成于汾阳盲人中的一种说唱艺术。初为一人一台戏,怀抱一三弦自弹自唱。其后,随着观众审美要求的提高和自然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演唱者手击铰子既唱又表演,另有二胡、板胡、笛子专门伴奏,通常是四五人一台戏。
汾阳盲人说唱的唱腔音乐系民间歌乐、小调糅合而成,属板式变化体结构,七声音阶宫调式,音域宽阔,既有以唱为主的小段,也有说唱长篇大书的表演。
汾阳盲人说唱的初期演出形式为单档班的坐唱型,即演员一人怀抱三弦,腿缚竹节,自弹自唱,逐句击节,也称“腿板书”。至清末民初,逐渐发展为双档班、三档班的站唱型。双档班由一人主唱,兼操铰子和八角鼓,另一人弹三弦、蹬脚板,兼插科的与帮腔的。如今,汾阳盲人说唱对演奏和演唱技巧有了很大提高。
17、汾阳面食
面食,是用面做成食物的总称。面食的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算来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从东汉之“煮饼”到魏晋之“汤饼”,继而南北朝之“水引”,而后唐朝之“冷淘”,再到宋明之馍头面条、饼,面食发展丰富多彩。
汾阳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以种植小麦为主、五谷为辅的地方特色,受自然滋养生长的粮食磨出的小麦面、玉米面、高粱面、谷子面、豆面以及荞麦面、莜麦面、黍米面等,限定了当地人谋食的取材与结构,必定向面食模式发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汾阳人们见面打招呼问的最多的就是:“吃饭了吗?”这饭主要就是指汾阳的面食。汾阳面食来源于民间,植根于寻常百姓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人们一日三餐的反复劳作中,学会了一面百吃,精粮细作,制作技艺不断提高。主要烹调方式有蒸、煮、炒、烩、烧、烤、烙、贴、煨、摊等多种厨艺,制作方法有擀、揪、切、削、拉、压、擦、抿、剔等二十多种技法,花色之繁,品种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18、汾阳武氏传统制鼓
汾阳市“武氏”手工鼓产自汾阳市贾家庄镇后庄化村。
后庄化村位于贾家庄镇中西部,307国道沿村而过,是文艺活动比较频繁的村庄之一。地秧歌的发展推动了后庄化村“武氏”传统手工制鼓的发展。
“武氏”传统手工制鼓种类有:腰鼓、大鼓、战鼓以及其他鼓种,其技艺是由清朝年间武暮仁(武学文的爷爷),民国年间的武述正(武学文的父亲)传承至现在的武学文。武学文12岁跟随父亲学徒11年,23岁父亲病故后独立门户,将祖传的手工制鼓技术加以改进,曾多次出访外地寻访名师深研技艺,将原来使用的木制工具改进成现在使用的大小不一的铁底盘,拉皮使用了伸缩螺丝,采用千斤顶助力等方式使所制作的鼓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
“武氏”传统手工制鼓技艺很有讲究,选材方面多使用稀有的老家榆木为木制材料,专用山地“老黄牛”的皮草作主材料,选用的榆木、皮草都是上等料。木工及熟皮技艺很精细,一丝不苟。
“武氏”手工制鼓声质大、响、脆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而且使用寿命长。
19.冀村花儿会
冀村镇古称文同镇,自古就是商业重镇,农历每年每月的一、三、五、八为集市日,二月十八、五月初五、五月初八、七月初八、九月十八为传统古庙会日。五月初五的古庙会又称冀村花儿会。
冀村花儿会的举办时间是在端阳节前后,从五月初四开始,五月初八结束,历时五天,五月初五端阳节进入高潮。
冀村花儿会的形成与发展,最初与村北寿圣寺的宗教活动有关。冀村花儿会也叫“赛花会”,是为纪念定光如来佛祖举行灌顶仪式的日子,也是纪念如来佛祖诞生后满月之庆的大集会。为广结佛缘,弘扬佛法,节日期间还要在寿圣院为信佛的僧俗们举行结缘灌顶佛教仪式。
五月端阳花儿会使得献花供养与民间躲五、躲午的禁忌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寺院宗教风俗和民间社会习俗的有机统一。
20.木雕工艺制作
木雕工艺主要指月饼模具的雕刻与制作。
月饼模具的制作是伴随着传统节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木雕工艺。其特点是计量精准,兼顾艺术性和实用性。
月饼模具的主要材料为梨木、枣木、杏木等。先选好料,然后选择料分解,把各种模具的形体经过刨面打磨后方可开始制作。为使月饼模具更加名副其实,模具图案多是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把民间神话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面,使得月饼又好吃又好看。
当前,汾阳月饼模具的主要传承人是郭兆福,他从艺50多年,兼顾刻制寿器图、木刻画、人物像、龙凤、八仙、二十四孝图和古建雕画等。
郭兆福制作的月饼模具,花纹清晰,立体成形。画面多是吉祥古朴细腻的图案,花鸟鱼类等居多,图案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21、汾州小米种植加工技艺
汾州小米种植加工技艺的传承主要来自于坡头村。坡头村位于汾阳城西北二十公里处,是海拔900-2000米的黄土高坡,有向阳泉水灌溉,昼夜温差大,土地条件好,是汾阳范围内主产优质谷子的独特自然环境,它以其“自然本色、天成地就”的生态特性,为众多食客和商家所青睐。
坡头村的谷种“回耧黄”比普通谷子耐旱,碾出的小米澄黄透亮,熬下的粥又香又甜,油性大,比其他地方的小米粥好喝。坡头村延续了精耕细作的种谷民俗,所产小米代代相传哺育了汾州父老。
坡头村对谷子(小米)种植加工技艺的精耕细作,源于本村旧时一个真实的故事:坡头村原有一位地主的长工向主人借了一斗米,却因这一斗米还了三年才算还清。第一年还米时,主人嫌他的米粒小,吃起来生硬,说他种谷时所选种粒太瘦小,锄地次数也少。第二年,长工在地里施了些农家肥,比上年多锄了两次,还米时主人嫌他的米色淡,说他施的肥不对,锄地次数还是少。第三年,长工在谷地里无意间多施了些羊粪,从间苗到收获不管有雨无雨,隔10日左右就锄地一次,共锄了8次,果然种出的小米粒大、色黄、味浓香,这才勉强把主人的一斗米还上。自此,坡头村人在种谷技艺上进一步深入实践,根据当年的具体天气情况,在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施肥种类及方法选择、锄地时间和次数的摸索,逐渐形成了轮作倒茬,选用优种,注重传统有机肥料和氮、磷、钾、锌等化学肥料的配合使用,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生育期采用前促、中控、后保壮,适时疏苗、定苗、清垅、追肥等传统种植技艺。这一管种技艺完全符合现代栽培理论指导下的具体栽培技术。
22.汾阳油布制作技艺
汾阳油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汾阳人爱干净,所以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中都使用油布。
油布不是汾阳人发明的,但是汾阳油布在周边县市一直是有口皆碑的好产品。汾阳农村是典型的北方农村,休息取暖一般多采用火炕,家家户户的火炕上都要铺一层家用油布,即由汾阳当地生产出来的油布。汾阳油布具有防水、耐热、容易清洁、美观大方的特点,而且油布上面都有精美的图案点缀。
近年来,在汾阳广大农村地区,使用油布这一传统炕面材料,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原材料投入价格较贵,所以逐步被现代塑胶地板革替代。但地板革耐热性差,极易开裂,且异味大、使用寿命较短,与汾阳当地制作的油布相比,有很多劣势。如今,汾阳油布的传统制作技艺走向低谷,使得市面上很少能见到汾阳油布,其传统制作技艺亟待保护。
23. 汾阳粞醋酿制技艺
汾阳粞醋是汾阳美食中的一部分,也是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在汾阳广大农村,酿醋技术一般农户每年都要酿造一次。粞醋的风格特征是色泽呈黑色,香味扑鼻,食而绵酸,口感醇厚,酸度达4-6度。
汾阳粞醋的传统酿造工艺是一辈辈汾阳醋工的智慧和经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创造性。醋是散淤解毒、下气消食的良食。粞为麦芽糖,做成粞醋后,内含乙酯、乙酸、乙醇等香味和氨基酸等营养,其不仅有食用功能,更有强大的药用功能。常食醋或者少量喝醋,可消化脂肪和糖,可利尿通便,减少盐分摄入。用食醋熏蒸还可杀菌杀毒、治疗感冒等。
汾阳粞醋在原料配方、糖粞制造、发酵储备等传统技艺上,体现了其工艺的独特性和考究性。特别是在制粞、发酵两个重要环节,全凭感觉、经验和秘诀进行,手工操作起着决定性作用。纯正的粞醋,必须手工制作才能达到相应水准。汾阳粞醋成品要用陶缸贮存,这也是汾阳粞醋的又一重要特征。
24. 汾阳裹馅糖传统酿造技艺
裹馅糖是粞管的衍生品,是融入了粞的精良品质。其制作工艺考究,以大麦、小米为主料,配以绵白糖、青红丝、玫瑰、核桃仁和玫瑰酱作糖馅精制而成。
大麦生芽约三分长,再将小米蒸熟后与大麦芽浆糖化、过淋、熬粞,利用热气将糖稀腾软,拉白成蜂窝状,然后将已配制好的糖馅包入、拉细、切节,再将炒熟的芝麻粘于表面,风化冷却成型即为成品。
汾阳裹馅糖无任何化学污染,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香、甜、脆、酥的独特口感,色泽淡雅,酥脆香甜,口感细腻。汾阳裹馅糖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润燥、暖肺、养胃等功效。
汾阳裹馅糖属冬季食品,一般是每年冬至开始制作,翌年二月停产,生产季节性强。是一种传统美食,也是民间供奉灶王爷爷的主要供品。
25.汾阳黑豆酱油传统酿造技艺
汾阳黑豆酱油传统酿造技艺是酱油酿造的一种,历来是汾阳人民喜爱的一种调味料,由于现代工艺的发展,黑豆酱油传统酿造技艺几近失传。
汾阳黑豆酱油传统酿造技艺的生产工艺可分为原料处理、制曲、发酵等工序。黑豆酱油主要以优质的黑豆、黄豆以及麦麸为原料,经过特殊的酿造、发酵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酱油。黑豆酱油传统酿造技艺的制作时间长,需180天,而普通酱油仅需28天。汾阳黑豆酱油香型浓厚、色素稳定,浓度大,是上等调味品,也是人们对浓酱油的一种称呼,烹饪时能够起到上色提味的作用。
汾阳黑豆酱油传统酿造技艺在加工中产生焦糖素,颜色很深,呈棕褐色,吃到嘴里有种鲜美、微甜的感觉。它味道鲜美,咸甜适口,没有苦、涩、酸等不良异味和霉味,带有浓厚的酱香和醇香。
汾阳黑豆酱油传统酿造技艺内含十八种氨基酸,钠、铝、铁、镁、钾、钙、锌、硒等,它还含有蛋白质、纤维素热量等,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营养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还具有增进食欲、防癌、降低胆固醇、止痒、消肿的作用。
26.汾阳绿豆糕传统制作技艺
汾阳绿豆糕又名长寿糕,是北方传统四季糕点之一。素以新鲜和绿色健康为当地民众喜爱。其外观呈三厘米见方的立方体,最上层覆盖有一层绵白糖,白糖下面为淡绿色的糕体。绿豆糕以纯绿豆面为主料,口味有玫瑰、枣泥、豆沙和不用馅心之分。
汾阳绿豆糕选用上好精品绿豆制成。绿豆中含有22%至26%的蛋白质,富含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的含量是谷类的二至五倍,而且绿豆中还含有众多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成分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促进人体健康都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同时,汾阳绿豆糕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祛暑止渴、明目退翳之功效。
汾阳绿豆糕采用传统秘方精心制作而成,配料独特,制作工艺考究。其小巧油润,内嵌馅料,印纹清晰,口感甜而不腻,清凉可口,老少皆宜。
27.醋溜膏子的传统制作技艺
汾阳山丘坡地盛产野生沙棘,当地居民每到初冬季节都要用沙棘果熬制沙棘酱,这种沙棘酱俗称“醋溜膏子”。
醋溜膏子是一种黑色食物,保质期比较长,因为它是强酸食品,所以冬季表现的稠粘,夏天表现的稀释。采用传统工艺熬制醋溜膏子,一斤沙棘只能熬出一两醋溜膏子,所以成品醋溜膏子所需的原材料比较大。在掌握好火候的前提下,熬制醋溜膏子用时达五至七个小时。醋溜膏子可直接食用,口感独特,携带方便,瓶装即可。
醋溜膏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野生沙棘是目前世界含有天然维生素种类最多的珍贵经济树种,当属汾阳树种之瑰宝。汾阳人采用传统工艺熬制的醋溜膏子,富含有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酚类及有机酸、糖类、微量元素、脂肪等营养成分。常人服用后有消食健胃、打潮气、通便秘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醋溜膏子作为药用,具有止咳化痰、活血散瘀、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之功效。醋溜膏子对孕妇反胃和小儿厌食具有奇效,服后效果明显。
28.汾阳石头饼传统制作技艺
汾阳石头饼是流行于当地的一种传统名点,属典型的烙制食品,其制作工艺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汾阳石头饼其形玲珑自然,口感清香酥脆,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经久耐储,携带方便。
汾阳石头饼的制作技艺主要是利用石块传热快、散热慢、布热比较均匀等特点,从而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制作时,先将石块烧热,然后将面饼直接放在石头上烤熟。
制作汾阳石头饼的面料配方比较讲究,在制作的前一天就先调好酵母,然后将麻油倒入瓷盆内,按比例将碱汁加入其中搅拌均匀,随即倒入开水再搅拌。油碱水晾冷后倒入面粉,用手搅匀呈棉絮状时,把面和好,软硬程度类似于干饼。面和好后,放十分钟才能制作。制作时,其烤制工艺比较独特,需先将石子淘洗干净,倒入砂鏊,擦点油(以防石子粘在面饼上),然后反复搅拌,这样才能制作出可口的石头饼。
29.汾阳辣黄菜制作技艺
汾阳辣黄菜(即辣菜、黄菜)是当地居民在冬季时通常制作的一种凉菜。汾阳辣黄菜,从外形看,确实是不入眼的一道菜,但这种小菜在汾阳一带得到了发扬,是本地的特色,也曾经是当地人冬季时期的家常菜。其主要特点是开胃,爽口,很适合当地人的口味。汾阳辣菜、黄菜又分甜口、咸鲜香辣之分。
制作汾阳辣黄菜的原材料很简单、也很便宜,只是当地盛产的芥菜、白菜、葫芦卜、辣椒等即可。这类型蔬菜的价格适中,普通人都消费得起,而且不油腻,很受人们的追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人家已不再采用传统的方法制作辣菜、黄菜,使得这种原始工艺面临失传,有待挖掘保护。
30.汾阳老咸菜制作技艺
汾阳老咸菜是当地民间传统的家常菜,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其制作简单,调料丰富。在冬季,汾阳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咸菜,其作法是先将蔬菜洗净,去根须,不需晾晒即可装缸。制作时选用瓷缸作为腌制器皿,装入瓷缸后以满为宜,严禁掺入任何油渍物,防止咸菜日后发霉变质。
通常蔬菜和食盐比例为10∶1。腌制时,洒一层盐铺一层蔬菜,菜、盐装好后,向缸内灌入自来水。同时,放入辣椒、花椒等佐料,储藏一段时间经发酵后便可制成食用。
待明年春夏之交时,将缸内的咸菜用当地特制砂锅煮两次后晾晒,半干时即成为老咸菜。汾阳老咸菜可常年食用,口感特好。
31.汾阳砂器制作技艺
砂器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具,亦称砂陶,介于陶与瓷之间。由不易传热的砂土、粘土等原料配合,经高温烧制而成。其相关制品有砂盔、砂鏊、煎药盔、熬粥盔、炖肉盔、熬咸菜盔等。
汾阳砂器具有通气性、吸附性、传热均匀、散热慢等特点,它能够承受数百度高温干烧而不裂,经久耐用。汾阳砂器造价低廉,用途广泛,既可做菜烧水,又可盛水装粮。因其导热、散热慢,所以用其炖肉煮菜,能保持营养和鲜味。
汾阳砂器的造型古朴大方,釉色独特,煮食时不与食品中的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用于盛装熟食时,即使在夏秋季节,放置12小时也不变质、不变味。 汾阳砂器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强的实用性。
32.汾阳传统中药炮制技艺
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药物配制的需要,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丸或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
中药炮制与药效有着密切关系。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药性提高疗效,而且便于粉碎加工及贮藏等。
炮制中药需精工细作,制作工作没有任何一件机器辅助,全靠人力,这样能很好地保存药效。传统中药炮制费时费力,炮制一剂药需要耗费药工三至四小时的时间。炮制中药材的工具极为简单,而且药物经粉碎处理后,便于调剂和制剂,同时能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炮制后的水丸、蜜丸等制品,利于病人口服,方便简单。
33.汾阳张氏针法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治疗目的。该疗法简便易行,医效迅速显著,几无副作用,而且医疗费用低廉。基于这些独特优势,针灸疗法深得人心,故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我国,针灸技术多以中医世家传承的方式,被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并经历代传人的深研和完善,逐渐形成体系。
“万寿堂”是汾阳境内传承并发展中医针灸技术的骨病医院,其祖传“张氏针法”将针刺疗法和手法融为一体,最大特点是:精,准,松,彻。精是选取穴位少而精,准是针刺穴位准确,直达病所,松是针刺治疗松解到位,彻是治疗效果较为彻底。
张氏针法最主要适应症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如各种因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痛症、滑囊炎、各种腱鞘炎、肩周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骨性关节炎、颈椎病、项韧带损伤、冈上肌损伤、冈下肌损伤、肩胛提肌损伤、肱骨内上髁炎、骼腰韧带损伤、慢性腰臀部肌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
张氏几代人勤奋好学、孜孜以求,在努力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还进行医学研究,其编著出版的《张振晖针法》为中医针灸的传承提供了线索,他们力争为针炙的发展搭建平台,并将瑰丽的中医文化传播四方。
34.汾阳长拳
长拳,即传统北派武术中的一种拳术,在武术运动中影响较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汾阳长拳的基本内容包括拳法、掌法、肘法、步法、腿法等。汾阳长拳的套路动作众多,仅徒手套路就达百余种,每个套路由不同难度和数量的规定动作组成。汾阳长拳使用的器械有刀、枪、剑、棍、斧、钺、钩、叉等十八般武器。
汾阳长拳既可单练,又可对练,无论从内功理到外功法,还是从健身到技击,经历代学武者的深研和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体系。
汾阳长拳重视实用性,不摆花架子,讲究速战速决,有着很强的攻击性,具有朴实无华的特征。汾阳长拳在应用中有“打人如亲嘴”之说。其特点是闪转腾挪,快速有力,灵活多变,窜蹦跳跃,节奏鲜明,气势磅礴。在运动中,身法腰如蛇行,躯干灵活、柔韧、自如。步法轻快、稳固,脚就像粘在地上一样,不能掀脚,不能拔跟。
民国年间,汾阳长拳已处发迹阶段,当时西河堡村的李永柱、靳屯村的文元、肖家庄村的李春贵、北廓村的王成久、南关的曹根生等人,他们是当时汾阳地面有威望、有影响的武术大师。
靳屯村文元这一派,以长拳见长。清末,靳屯人士将平遥段家庄村的武术大师唐吉庆请来设帐授徒,文元随其学艺,并深得真传,学业有成。新中国成立后,正值中年的文元广收徒弟,一些爱好武术的青年学子纷纷拜其门下,汾孝一带从其学武者先后有近百人。当前,文元的亲传弟子秦亿通、郭其俭等人是汾阳长拳的主要传承群体。
35.汾阳形意拳
形意拳以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为基本拳法。五行拳即劈、崩、钻、炮、横,分别对应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十二形拳将自然界中的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骀、鹰、熊等12种动物的活动特点融于拳术之中,内外相合、形与意配。其招式朴实、简洁明快,没有丝毫的花招花架,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动作中正不倚,打法可刚可柔,适合不同体质的人习练。
汾阳形意拳是在祁县戴式心意拳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其他拳种特点,经民间数代武术大师逐步完善而形成的一个拳种。据业界相关人士口口相传,汾阳形意拳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已有此术。晚清时期,清徐籍王富仁在祁县一带深受形意拳大师的点拨与真传,学得过硬拳法。同一时期,汾阳冀村人王德宁投师于王富仁门下,苦练内功,成为同一门人里的新秀很快成长起来。清末民初,王德宁回乡设帐授艺,当地一大批武术爱好者纷纷纳入门下随其学艺。冀村当地人,如李启宁等善技者不断涌现,在当地享有盛名。20世纪70年代以后,汾阳形意拳得到快速发展,王亮、相里振、刘艳普等武术爱好者均成为李启宁的得意门生,为汾阳形意拳的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6.红粞酱油传统酿造技艺
汾阳红粞酱油是酱油的一种,主要是以当地盛产的优质黄米、小麦为原料,经过特殊的酿造、制粞、熬制等工艺制成的一种调味品,属浓香型酱油的一种,烹饪时能够起到上色、提味、保健的作用。
汾阳红粞酱油在酿造过程中,辅以盐、花椒等配料,经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成为一种含有多种氨基酸且具有特殊色泽、香气、滋味和体态的调味品。
汾阳红粞酱油的传统制作工艺,从原料配方,到制粞、糖化、熬糖粞、发酵、熬制等均体现了其工艺的独特性、精湛性和考究性。特别是在熬糖粞、熬制两个重要环节中,完全凭感觉、经验和秘诀进行,手工操作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卓越的酿造工艺,已延续了千余年,是经过一代代酱油酿造工口传心授、师徒相教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因此更显弥足珍贵。
清末,三泉镇的马生花父子开办“古镇香”粞坊老字号享誉三泉一带。至今,该作坊一直由马家后人经营并发展。其完整的酿造工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37.七必坊苦荞陈醋酿造技艺
汾阳酿醋的历史发展较为久远,据清《汾阳县志》载,明清时期的每年六月初六为“祭醋节”,取白面、薄饼和“碗旋”为供品。当时酿醋技艺遍布汾阳城乡。
苦荞陈醋的生产工艺与山西老陈醋传统酿造工艺一脉相承,融科技配方后使其更具有食疗功效。其酿造工艺的主要特点是运用低温酒醪液体发酵、高温接种引火、熏淋醋醅、夏伏晒、冬捞冰、贮陈老熟等多种工艺及流程精心酿造而成。
苦养陈醋在酿造过程中始终坚守着“人必得其善、粮必得其实、曲必得其时、料必得其准、水必得其甘、火必得其缓、工必得其细”的七必生产原则。
清顺治年间,董和村张氏始祖张永恭拜山西老陈醋创始人王来福为师,艺成后从介休举家迁往董和村繁衍生息,并以酿醋为生,自此传承了四千年的山西酿醋秘艺便扎根落户于汾阳董和村,并带动了村内许多父老乡亲从事醋业酿造。旧时,汾阳人常说“董和村的醋吃香,开瓶满屋香。”数百年来,董和村老醋坊历经朝代更迭,历久弥新,在继承传统酿造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尤其是张氏一门,发展至今,一脉相传,已积累了十几代人的酿造经验。
38.烙画葫芦
烙画葫芦艺术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用烙铁在葫芦上熨出烙痕作画,以烙铁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光滑的表面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在创作烙画葫芦时,不仅要把握好火候、力度,还要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的特定手法。据汾阳境内的老辈人口传,在清末民初年间,烙画葫芦已在民间开始盛行,诸如婚寿喜庆、商店开张志喜等,人们常以烙画葫芦作为贺礼。作为一种手工艺术品,传承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
39. 汾阳手工装裱书画技艺
流行于北京、河北、山西等地的装裱技艺,属北派装裱,简称“京裱”,也是我国书画装裱的主要流派之一。北派装裱与“苏裱”南北相呼应,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裱画流派。汾阳书画手工装裱是典型的京裱流派。
汾阳历代文人辈出,书画艺术的突出表现毋庸置疑,如宋之问、秦龙光、卫璋、文景明等一大批书法大师,都是汾阳当时书艺水准的体现。汾阳书画手工装裱就是在汾阳这片艺术氛围浓厚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
汾阳于清光绪年间,在鼓楼东有一家专营书画装裱生意的老字号——“万古轩”,时有汾阳古贤村人郑仁智、汾阳城内人宋守理等人合伙经营。他们的书画装裱手艺精巧,出神入化,可谓是业界一大绝技。
传统书画手工装裱所用工具有:朱红色装裱台、大墙、浆糊钵、棕刷、排笔、裁纸刀、量尺、启子、马蹄刀、剪刀、针锥、线带、尺板等。所需材料主要有:各种宣纸、仿绫纸、绫子、织锦、丝绢、天地杆料、轴头等。裱件根据需求可选择纸裱、仿绫裱、绫裱、织锦裱等。
其装裱品式大致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三大类。款式则根据画芯形式或根据宾主要求而设定,主要有中堂、立轴、横披、条屏、通景、圆光、扇面、手卷、册页、镜片、碑帖、屏风等。
40.汾阳鸽哨制作技艺
鸽哨的主要作用是系在鸽子尾巴部位,随着鸽子的飞翔而发出不同的声音。鸽群自高而降,一落千丈,突然哨声齐喑,倏乎哨音又复,停顿处令人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根据鸽哨的种类、音阶、材质的不同以及鸽子本身负荷能力、天气、风力等不同,鸽哨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因此鸽哨很受养鸽人的喜爱,养鸽必有佳哨也成为最佳组合。
最简单的鸽哨是两音哨,复杂的有五音、七音、九音……甚至二十五音,是非常考验艺人的一项技艺。鸽哨的音节越多,制作的难度就越高,音色和音质也就越好。
鸽哨的类别很多,分为筒类、葫芦类、星排类(星眼类)、收藏类等。不同种类的哨子所用材料、制作工序也有所区分。
做鸽哨,又叫“剜哨”。竹、苇、葫芦是最基本的材料,还有牛角、檀木、菱角壳、莲子壳等。主要工序包括选料、切筒、剥皮、掏芯、做口、打磨、上漆等步骤。
晚清民国年间,汾阳民间养鸽业兴盛,鸽市的发展带动了鸽哨制作的需求。如今,汾阳境内会采用传统手法制作鸽哨的手工艺人已寥寥无几,位于汾阳唐兴庄村的王记鸽哨老作坊,扎根于当地,以传统工艺为基础,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制作工艺流程。
41.马氏针灸三补针法
马氏针灸三补针法是汾阳境内流传于见喜村马氏一族的民间行医手法,包含着马氏几代人的经验积累。其祖传“三补针法”是将针刺疗法和手法融为一体,最大特点是:精,准,松,彻。精是选取穴位少而精,准是针刺穴位准确,直达病所,松是针刺治疗松解到位,彻是治疗效果较为彻底。
马氏针灸三补针法最主要适应症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如:各种因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痛症、滑囊炎、各种腱鞘炎、肩周炎、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
马氏针灸三补针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是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是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是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是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是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实践出真知,多年来,马氏后人一直坚持在基层民间百姓身边为广大群众解除病痛。经过不断实践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针灸治病方法,并代代相传。
42.太符观迎请圣母祈福习俗
汾阳太符观迎请圣母祈福这一民间习俗,如果用实物来举证,最少可追溯到清代,观内现存有清代迎请圣母祈福所用轿子(肩舆)五顶、民国12年(1923)当地民众抬轿迎请圣母祈福老照片一张。
每年农历正月期间,来自杏花村周边村庄的信徒民众便开始张罗筹备迎请圣母祈福事宜,迎请之日,按照历史传统形成的先后顺序,由主持人焚香祷告之后,神轿和圣母披红挂绿,在锁呐的乐曲声中,由观内众道土相护,抬着圣母(替身)深入民间,或催生、或治疹、或育德、或广智,去完成人们所期望的各种功德。
43.汾阳剔尖制作技艺
汾阳剔尖是汾阳当地老百姓日常饮食的一种主要面食,属汾阳面食中的一项,是本地的一种特色饮食,因其制作方法是用筷子一根一根的剔而得名。汾阳剔尖主要有菜刀剔尖、碗剔尖、转盘剔尖三种。汾阳人在日常生活中,剔剔尖多数使用三种面:白面(白面剔尖)、高梁面(高粱面剔尖)、豆面(豆面剔尖)。剔尖的制作方法较为讲究,操作别致。三种剔尖的和面方法和制作时使用的工具及方法各有不同。制作高粱面剔尖和豆面剔尖多使用菜刀,制作白面剔尖多使用碗和大盘子。
汾阳剔尖是汾阳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汾阳城内的“汾州老田剔尖店”老作坊很具代表,其至今制作剔尖仍保留着原始的制作工艺。汾州老田剔尖店的主打特色是碗剔尖,即用筷子沿碗边剔面,在剔的同时,以筷子上扯下拉的独特技巧而成形。
44.汾阳油糕制作技艺
油糕,汾阳人俗称炸糕、泡泡油糕,是汾阳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汾阳油糕由黍科糜子、大枣、赤小豆、糖等原料精制而成,经油炸后,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是各地宾客同声赞扬的上乘糕点。
制作汾阳油糕工序复杂,选料讲究,十分注重色、香、味,在糕类中独具特色。其造型独特,圆如饼,形似鼓,色如铜,香味扑鼻。汾阳冀村古贤庄村“汾阳泡泡油糕店”老作坊生产的汾阳油糕,其制作原料、制作方法以及油糕的质量,是典型的汾阳传统油糕,其皮粘、馅满、香甜等特色,是当地民风纯朴、民俗尚俭、民情厚道的集中体现。
45.汾阳枣饼子传统烤制技艺
汾阳枣饼子以和了油的发面为皮。皮料选用上好白面,配以酥油、碱面等原料制成,馅料以红枣为主。其烤制工具为汾阳石庄一带所产的沙鳌(一种砂器)。利用传统火炉,采用传统工序烤熟后,皮质酥松,香酥味美,口感筋道,极易消化。
汾阳枣饼子的馅料比较独特,以当地盛产的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的红枣为主。常食汾阳枣饼子,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尤其对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的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汾阳枣饼子发展到今天,传统的家庭制作枣饼子方式从新世纪以来,已逐渐被专门加工枣饼子的作坊所取代。现今的枣饼子专门加工作坊所采用的工序和工具多数已失去传统的原始制作方法。他们多依靠现代化的电力设备,导致汾阳枣饼子的传统制作技艺濒临失传。
汾阳城内的“冬平香饼坊”所生产的汾阳枣饼子是典型的汾阳传统枣饼子,其个大、皮薄、馅满,深受当地和周边县市民众的喜爱。
46.汾州宫廷烤肉饼制作技艺
汾州宫廷烤肉饼是本地的一种特色食品,俗称肉饼子,有的地方称烤包子,因其饼内包馅羊肉胡芦卜,又因相传其为明代汾州两王府(庆成王、永和王)流传到民间之食故而得名,汾阳民间多称插酥肉饼子。
汾州宫廷烤肉饼以独特的皮料和馅料经特殊工艺精心制作而成。皮料选用上好白面,辅以酥则、胡麻菜子油、酵母、碱面或苏打等。馅料以羊肉、胡萝卜为主,辅以十三香、盐、葱、姜等。
汾州宫廷烤肉饼的馅料比较考究,其主料胡萝卜、羊肉均选自当地所产。羊肉以羯羊肉为主,汾阳当地人一般认同羯羊肉是羊肉中的上品。
金桃园大酒店所生产的汾州宫廷烤肉饼是典型的汾阳传统美食之一,其形、皮、馅都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汾州老味道。
47.汾州白事礼俗
汾州白事礼俗是以汾河谷地,也即晋中地区为范围,以汾阳地区为核心,在丧葬过程中遵从的带有民间风俗为特点的礼仪和程式,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和生命力。汾州白事礼俗富含中华民族最值得珍惜和传承的“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从人之将死的“送终”开始,到挽联的撰写张贴;从亡者入土为安到烧祭“七七”;从烧祭九周年到每年清明的扫墓,再到下元节的送(烧祭)寒衣等,均把一个“孝”字捧在当胸。除对亲人逝去表达直白的痛哭流涕等真挚孝道感情以外,礼俗中的许多内容寓意深刻,如停灵吊唁期间孝男、孝女须下跪在棺下的谷草上陪祭和谢客,既有对父母生育自己艰辛的感念,又有对客人前来吊祭亲人的感谢。总体上讲,“礼俗”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意义存在,也都有传统孝的文化蕴涵其中。
汾州白事礼俗多年来缺乏系统的整理,该项目对于保留、传承、宣传以汾阳地区为核心的、满载孝道的白事礼俗,帮助周边地区发掘更丰富的孝文化有着极高的价值。
48.汾阳撒草歌
汾阳撒草歌是流传于汾阳地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婚俗仪式。
干草是指晒干的谷草,此草为五谷之一“黍”(小米)的秸秆。干草有节,象征人们的生活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撒干草,因其是对男女双方婚后美好生活的祝福,所以每一步在婚俗中都有严格要求。切草时必须在迎亲队伍启程后,新郎的哥哥和嫂嫂来完成。哥哥擩草,嫂嫂切草,将干草切成约莫一寸长。撒干草说唱词不固定,对撒草人极具考验。首先,撒草人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说唱时必须先把天干地支五行全部说完,这是说唱的宗旨。说唱词,一般遵循传统诗歌的特点,按七言或杂言形式说唱,每一句尾要押韵(可以根据各地方言用语特点押韵)。如今,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婚俗却逐步淹没在新式婚姻的浪潮中,几近无闻。对其进行保护已刻不容缓。
49.汾阳花馍
汾阳花馍属汾州美食的一部分,当地人俗称“花馍馍”。汾阳花馍的起源,不仅与人们的民俗祭祀活动有关,而且与春节、清明,以及人生礼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在这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中,都广泛地使用花馍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它的特定含义。每当节日期间,家家户户以上好白面为原料,经发酵、揉和、造型、笼蒸、点色等工序精心制作成与节日相匹配的各种花馍来祭祀,久而成俗,相延至今。
汾阳花馍的表现形式,体现在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和多样化。有象征六畜兴旺的猪、牛、羊、马、兔、狗、鸡;有象征喜庆吉祥的狮子、老虎、龙等,这些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色彩艳丽的面制品,组成了汾阳花馍的主体和表现形式。
汾阳花馍的造型制作相当讲究。包括: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艺,而所用工具又极为普通,包括擀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
民俗产生了花馍,花馍丰富了民俗。汾阳花馍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忠孝节义的信仰理念,反映出了民间崇尚真善美的炽热情感,所以它在人生展示生命的仪式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寿庆类、婚俗类、丧葬类,尽管它以食品面目出现,但人们赋予了它一种文化和宗教的意味。就文化价值而言,花馍制品以其精美绝伦的造型、工艺、色泽,将面的造型艺术发展到了极高境界,是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化,这其间融注着无数劳动妇女的热情、智慧与才思。其次,它又具有一种教化功能,从而成为研究民间文化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料。
50.汾阳八音会
八音会又称吹打乐、红火、响器等,是盛行于中国民间的音乐团体。由民间音乐艺人自发组织形成。主要用于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各种热闹场合的庆典礼仪活动。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组织。
八音是指演出时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传统乐器,故而得名。八音会虽然以八种乐器为主,但在演出时可根据地域的不同与具体情况作出调整。
汾阳八音会主要使用的乐器有:唢呐、笙、锣、铙、胡、月琴、古板、二弦等。而鼓并不包含在八音之内。演出时需要特意聘请鼓师加入。表演时至少八人,遇到重要场合,可增至十多人。表演分为文场和武场。武场主要以古板、梆子、大锣(又称马锣)、小锣、镲为主要乐器。其中,古板又为主导乐器,由鼓师操作表演,起引领作用。表演时锣鼓齐鸣,声音激越高亢,远飞天外,震颤人心。文场主要以晋胡、唢呐、二胡、二弦、三弦为主要乐器。其中,晋胡又为主导乐器,表演者称为琴师。表演以弦乐为主,一弦一柱,声音悠扬悦耳,十分动听。此外,八音表演又有小吹、大吹之别。小吹属于民乐,除乐器演奏外还带戏曲表演,大吹则主要用于丧事。红事(主要是结婚)与白事(即丧事)所表演的曲调不同。红事中唢呐以三眼、四眼为主基调的调式,声音细、亮、高亢,突出喜乐吉庆。白事则以五眼唢呐主基调的调式,声音悲凉,听之落泪。乐为心声,表演场合不同,却总是契合人之性情,永不脱离喜怒哀乐。也正是这样,八音会在民间存在千百年而不衰,为百姓所喜爱。
51.集贤酒堡的传说
南垣寨集贤堡,由清代汾商王氏家族所建。王氏家族在恰克图一带经商起家,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晋商的一支主力军。
1875年,汾阳晋商先辈王澐在杏花东堡村卢家街创办酿酒作坊“宝泉益”酒号,酒坊依照集贤堡格局而建,前铺后厂,售卖汾酒。1899年,王澐之子王协卿接管,易名“义泉泳”。王协卿接手之后,聘请杨得龄先生为总掌柜,全面整合,大力整顿。当时有小作坊为降低成本、快速出酒而缩短发酵期,王协卿深感忧虑,对原料、发酵期、工艺流程、价格制订了统一标准,在当时被称为“集贤堡酿法”。1915年做为东家的王家,其“老白汾”以山西省政府官方推荐的名义,参加了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博览会的最高奖——甲等大奖章,为我国第一次在国际上夺得高粱白酒的金奖。
白酒的发展需要历史文化做为养料来滋养,历史文化的传承也需要以一定的物质来源为载体方可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南垣寨集贤酒堡的传说,历史悠久,是汾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对研究明清汾商劲旅发展历史、汾酒发展历史都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这些传说所体现出当时汾阳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思维,无疑具有活标本的重要价值。同时对研究区域性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对研究白酒产业发展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与此同时,晋善晋美酒业公司传承保护集贤堡的传说,也推动了当今汾阳白酒业的发展。
52.汾阳老木匠
汾阳一带,传统老木匠一般分为两个类型,建造房子的粗木匠,一般唤作大木匠;做家具摆设的细木匠,一般俗称小木匠。大木匠与小木匠指的是不同类型木匠的基本功。大木匠需要把圆木砍平,斧子及运斧的技能很重要。小木匠的门窗、家具制作讲究榫卯正确、拼缝严密,这不仅仅影响外观,而且关系到内在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旧日,汾阳境内的老木匠一般粗木活儿与细木活儿兼作,两种类型的基本功兼顾,所以汾阳老木匠多是一位多面手的复合型匠人。
汾阳老木匠技艺的高低,多以制作下的古典家具的种类、样式、花纹等来判断,同时常用榫接合中割肩拼缝的质量来评价其手艺的精通程度。
汾阳古典家具包括平柜、立柜、炕柜、梧桐柜、高低柜、箱子、八仙桌、太师椅、茶支、座椅等。古典家具的制作工序,涉及到开料、选料、开榫做卯以及组装等,无不体现着技工师傅的技术。在刨、凿、锯、削等多项操作工序中,锯一般显得相当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木工工具种类逐步增加,功能也不断完善,如开榫机,精确度越来越高。像凿子、刨子、铲子、墨斗等传统木工工具,也逐渐被各式各样的机器所取代。然而,用传统工艺做出的小件也好,家具也罢,都有着一种“韵味”,这也是我们强调老木匠传统工艺的精髓所在。
53.汾阳老爷山庙会
汾阳市老爷山(也称石盘山)玄天上帝庙,位于城西15华里处,背倚吕梁山,眺望汾河湾,与本市文峰塔遥相呼应,建于明末清初,海拔1066米,风和日丽之日登其顶,可一揽汾州方园数十里之多。主要建筑有灵官殿、圣母殿、四大天神殿、真武大殿、关帝庙、三清宝殿、玉帝阁等,依山顶地势逐级而建,从山前古迹到山上建筑逶迤二里之长,有西顶太和宫之称。
老爷山庙会作为老爷山道教活动的重要民俗之一,自明末清初始,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至四月初八,为庙会的固定举办日期。在此期间来访香客络绎不绝,人们在此朝拜神仙、祈福许愿、仰察天文、俯瞰地理、卜算阴阳、勘察风水、养气护身,诚为汾阳乃至周边县市民众寄托美好愿望的理想之所。庙会活动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广大信徒每每谈起,黯然失色。欣喜的是,自2003年老爷山复建以来,庙会活动又得到了空前的传承和发扬。如今老爷山已全天对外开放,然四月初八的庙会来访游客尤为众多,当日接待游客有时多达4万余人。
老爷山庙会是道教活动与民间信众祝福的重要载体。他根植于中国本土道教文化孕育发展的现实土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体现了虔诚的民众养气养身、敬仰神灵、回归自然的宗教哲学和生命哲学。
54.古浮图村炸云子
炸云子是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也是一项古老的祭祀活动遗存。汾阳一带,仅见于贾家庄镇古浮图村。
云子是一种油炸食物,其形状椭圆,内有云纹,因而得名,是上元佳节所制作的用来祭祀的特定食物。
炸云子是集体活动,由村委组织,村民自愿参加(由于是盛事,除外出未能回村者,在村人员几乎都要参与其中)。
正月十二做准备:由村委组织人员大扫除,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村民自发捐款捐物,有面、油、红糖、酱油等捐赠物资,不论多寡,家庭殷实者多捐不拒,家道贫寒者少捐亦可,尽心而为,一视同仁。
正月十三是炸云子的日子。云子的制作由两种面组成,一半在发好的面里加入油,另一半面里加入红糖和油(为满足一部分人的口味需求,也可以用酱油来替代),将两种不同颜色的面和好后,分别用擀面杖擀开,并相互叠加在一起,然后卷在一块。用菜刀切开后断面像一层层自由舒卷的云彩。最后下油锅,那一块块在滚油中上下翻动的云子,很快便成为一个个散发着扑鼻香味的金娃娃。炸好的云子除少数一部分留下作为庙宇祭祀物品,其余全部按村民人数均分,让每一位本村村民都能分享到这一奉祀神明食物所带来的好运。云子是由发面制作,食用有发家致富的寓意。
55.冀村长山药管种技艺
汾阳市冀村在长山药种植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在种植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长山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诸多价值,不仅是汾阳市特产,还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冀村长山药条块顺直,块茎肉质肥厚,直径5厘米左右,圆柱形,最长可达60-70厘米,表皮光洁色淡,根毛细而稀少,皮薄、薯肉色泽洁白,肉质细腻,易熟,熟后性绵,质地绵而不柴,香气浓郁。掰开后有白色黏液,黏度高、粉性足、色白、肉身如玉,食无渣。
相传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傅山先生为母亲滋补身体而研制的“头脑”(又名“八珍汤”,也叫“十全大补汤”,是太原名吃,曾做为贡品呈献清宫)即是在汾阳冀村“羊肉煨山药”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其冀村长山药成为“头脑”制作必备原料之一。
56.万户侯酥梨管种技艺
在汾阳市,梨的产区主要集中在栗家庄乡万户侯村。万户侯村属边山丘陵区,全村3000亩耕地。这里属温带季风气候,光照条件好,热量充足,降水适度,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土壤深厚、疏松,为酥梨的良好生长提供了的极佳自然条件。
万户侯酥梨以果实硕大、黄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为其特点,为众多食客和商家所青睐。
据云:万户侯酥梨于明朝作为贡梨上奉汾州府,明清时期民间百姓前往石盘山玄天上帝庙,便携带万户侯酥梨供奉神仙。民国时期,万户侯已经大面积种植梨树。近年来,万户侯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积极打造特色品牌农业,推进“一村一品”,建成了千亩优质核桃基地和酥梨基地,积极引进推广核桃、酥梨的种植技术,实现了酥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使林果产业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王牌”产业。
万户侯村的酥梨管种技艺,是当地人民在千百年来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林果产业的管种经验,在酥梨的管种技艺中,既包括了育种、耕种、灌溉、施肥、修剪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包括防治病虫害、收摘、储藏、加工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57.三泉靳家脱脱肉制作技艺
在汾阳三泉镇一带,脱脱肉(又叫压花肉)既是当地的传统美食,又是地域性美食品牌。其中以三泉镇三泉村的靳家脱脱肉最为地道和知名。三泉靳家脱脱肉传统技艺是指以三泉村靳氏家族为传承主体,将猪下水及多种调味料以手工传统制作方式,施以某种特定的制作技艺和工序,制作出味美色香、健康营养的猪下水系列产品的技艺。
三泉靳家脱脱肉的传统技艺保持了清朝以来靳氏家族以手工技艺为基础的加工方法。需经屠宰、选料、分割、加入药材和调味料、炖煮、清汤、冷却、成形等多道工序。肉和其他辅料装锅的层次、顺序均有严格要求。煮制时,需加入几十味中药材并以文火慢慢炖煮,并适时关注煮制的质量、火候的大小、汤的浓度、肉的味道等方可出锅,经数次清汤后装盆自然冷却成形。
三泉靳家脱脱肉的传统技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营养价值、经济价值,是汾州盛宴不可或缺的招牌美食,也是厨师之乡传承和发扬的标杆代表佳作之一。
58.晋商码子
晋商码子脱胎于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算筹,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以结绳记事为文明开始,有生活就会产生数字概念,人类的生活与生产离不开数字。算筹是方法与工具,晋商数码是中国先民记录数字的载体。它类别于世界文明国度的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本项目所提及的晋商数码主要是以明代汾阳人王文素著述《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的经典著作为考证,依托王文素在数学领域所做的贡献,说明中国晋商数码的历史渊源、发展兴衰、主要特征、存在价值等。
晋商数码是中国数字文化演变的产物,是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广泛使用前的一种简便、快捷的记录数码。据资料介绍,这种数码在800多年前的宋朝就普遍使用,司马光的《潜虚》就用〤代表四,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杨辉在《杨辉算法》中所用数码字就是当时的算筹演化而来的,算筹记数法流传到明代演变为“暗码”,被人们综合成为一个系统,并流行于工商业。
晋商数码在古代的条件下,有书写方便、快捷、保密等多功能。继承晋商数码有利于传承古文献,也对研究区域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民间老百姓中大量遗存古地契、古礼单,它承载保存着晋商数码,对研究区域地方民风民俗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研究汾阳名人王文素也提供了新的价值视角,体现了王文素《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的学术价值。王文素在运用发扬晋商数码上,为后世人转换应用阿拉伯数字、固化珠算等贡献,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59.汾阳酒令
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汾阳地区俗称划拳,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后汉贾逵并撰写《酒令》一书。清代俞效培辑成《酒令丛钞》四卷。
酒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酒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但酒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饮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兴,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谜行拳之举,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因此,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汾阳有几千年的酿酒史,酒令自然也是集会聚餐必不可少的节目,汾阳的酒令主要是以划拳为主,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一代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酒令了,我们挖掘酒令不是为了歌颂嗜酒如命的酒徒,也不是鼓励聚餐必有酒令,我们是希望后辈儿孙不要忘记老祖宗有这样的一种席间游戏叫酒令。
60.汾阳老裁缝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服饰各有特色。汾阳是一座具有浓郁文化的城市,随着历史车轮不断的前进,服饰也在逐渐的变化。
旧时的男女服饰,全是手工缝制。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境内各村开始普遍有了缝纫组,由村副业管理,但还有部分家庭、部分衣服采用手工制作。人们开始穿喇叭裤,花格衬衫,虽有传统概念的非议,但难挡时代潮流。
八九十年代,缝纫机成为年轻人结婚的必备品,手工缝制衣服的时代基本结束,服饰风格也突出了改革开放的风格,既有西方服饰豪放和潇洒的风采,又有东方服饰的端庄和娴雅的情调。
如今,服饰走向是商场化,手工制衣已近消失,传统老裁缝的技艺正在萎缩和变异,亟待抢救与保护。
61.护国灵岩寺佛乐
汾阳市护国灵岩寺佛教音乐是根据佛教音乐结合汾阳地方音乐传承而来,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贵遗产的组成部分,有着久远的历史。它汇入佛教的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歌曲和乐曲,是在社会上当时流行的曲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佛教音乐分为经文音乐和经外音乐两部分。经文音乐是专门用于佛事活动的声乐,由经文与佛曲相融而成。有乐器伴奏以歌赞为主的为“梵呗。经外音乐没有词、偈,仅以乐器演奏为主的器乐曲牌,是汾阳市护国灵岩寺佛教音乐的精华。
乐器由打击乐和吹奏乐器组合而成。主要有:鼓、馨、铛子、木鱼、行馨、管子、笙、笛子、胡芦丝、唢呐、海笛、扬琴、电子琴、二胡等组成。其中笙为主,管琴相助。乐队由15人左右组成。
62.汾阳插酥饼子制作技艺
汾阳插酥饼子的传统制作手法,首先是发面,采用传统发酵法。夏天用凉水、冬天用温水来和面。发面时间一般为一个晚上,发酵程度全凭经验来判断。然后是和面,将发好的面放入一定比例的干面和一定量的小苏打进行揉制。一直揉到案面干净,面不沾手,面面光滑为止。油酥制作是将油加热至80摄氏度,泼入一定量的干面中,不停搅拌,直至所有面被热油浸透,软硬适中为止。待油酥放凉后,将提前和好的发面平铺于面案上。把制好的油苏抹入其中,再将面皮卷起来。凭经验将其撕为大小相等的面块,再次揉制,并用小型擀面杖擀薄擀圆。最后放入火炉烘烤,大约5分钟即烤制成熟。
随着社会的进步,烤制用具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由过去土制火炉变为铁制烤炉,但不论如何变化,不变的永远是人们心中的老味道,那是对汾阳插酥饼子的味蕾记忆。
63.汾阳喝粉酱的习俗
汾阳粉浆是流传于汾阳市城内的一种传统汤类特色食品。粉浆是将绿豆磨粉,经数次过滤后发酵形成粉浆,将其配辅料文火熬制而成的地方特色美食,是传统汾阳城内人逢年过节或待客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因此喝粉浆作为汾阳当地盛行于春节期间的传统饮食文化习俗流传至今。
与汾阳相邻的孝义、文水、平遥、介休等地,甚至汾阳农村区域,并不多见该食品的广泛制作和流传。
喝粉浆作为老汾州传统民俗活动,是以绿豆粉浆这一特殊美食为载体,广泛流传于汾阳城内的民间习俗,虽历史悠久,对研究汾阳州府文化、饮食文化、古汾州生活习俗都有着主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追求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目前这一传统习俗面临着知晓度小、传承后继乏人等困境。
64.汾阳药饰
药饰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称药佩、药香。药饰主要是中药蜜丸、水丸等,将药香置于银质或铜制饰品中,或制成佛珠、手串等佩戴手上,达到驱蚊、防治疾病等辅助治疗作用。
药饰制作工艺中的药香部分尤为重要,是劳动人民历经数千年传承的瑰宝,它是将具有挥发油等有效成分的中药制作成佩香,佩戴于身,通过有效成分挥发之香味直接作用于口鼻、肌肤、经络穴位,通过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鼓舞正气,抵御外邪。
药饰的另一重要部分就是银饰或铜饰,传统药饰主要以银饰为主,以镂空的银饰最佳,有小型合页开关便于换药。
65.白玉汾酒泡制技艺
白玉汾酒始创于1904年,是绵润清香型白酒。白玉汾酒以陈年汾酒为基酒,浸泡上品紫肉桂后蒸馏、调配、过滤、勾兑、品评等工序精心配制而成。
肉桂味甘、辛,大热,散寒、止痛、活血、通经、利尿、化痰、健胃、杀菌。主治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肮腹冷痛、久病体弱、气哀血少、阴瘟色白、漫肿不溃、院腹冷痛、寒痹腰痛、经行腹痛。白玉汾酒秉承汾酒清香纯正的典型风格,又融入了天然肉桂植物之精华。酒度适中,酒液晶莹剔透,口感绵润,享酒之时又有养胃之功效。
66.玫瑰汾酒泡制技艺
玫瑰汾酒是中国传统名酒,始创于1904年,早在民国年间就有“汾酒醇、竹叶绿、深情玫瑰甜白玉”的美名。它以65度优质陈年汾酒为基酒,严选优质“中国玫瑰之乡”甘肃永登的苦水玫瑰,配以汾阳杏花村地区800米深层地下岩溶水、低聚果糖等精制陈酿而成。
玫瑰汾酒的泡制技艺在配比环节及泡制环节仍由人工操作,使用传统工具泡制的传统技艺延续至今。根据气候、温度、母酒等进行确定泡制时间。玫瑰比例微调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进行严格检查和监控。成品酒无色或者微黄色。酒质有玫瑰芳香和汾酒清香,绵软醇甜,柔顺爽口,酒体协调完整,余味悠长,诸香和谐。具有理气、行血、调经之功效,可行气解郁、活血散痕等。
67.汾阳笼屉制作技艺
笼屉的产生由来已久,其雏形是古代的甑。至于笼屉匠出现于何年何月,已无从考究。据传,蒸笼在旧社会曾作为饭馆门口的行业标志“幌子”出现在饭馆门口。
汾阳笼屉是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属于炊具。以竹、木、铁皮等原料制成,主要用来蒸制食物。在普遍使用地灶、铁锅的年代,笼屉曾经很普及。上好的笼屉用东北椴木或柳木,经过几十道工序制作而成。随着旧式地灶、大铁锅的淘汰以及铝制笼屉的产生,竹、木笼屉渐渐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现如今随着木质笼屉逐渐消失,笼屉匠也和其他匠人一样随之淡出人们的视野。在生活反复淘洗旧日色彩的同时,一些留恋木质笼屉蒸出的馒头挺实、不塌水,有粮食容于自然的纯正味道的人们,仍在使用旧式笼屉。正因为此,才使秉承父辈言传身教的笼屉匠在手工业的夹缝里艰辛的生存下来。
现今汾阳笼屉已经濒临绝迹,唯一制作笼屉的传承人宋发奇只接受定制服务。
68.汾阳铜锁制作技艺
铜匠,在从前手工匠人行当“九佬十八匠”中占有一席之地。铜匠又分好几类,一种是以铜板和铜片为原料打制铜盆、铜锅、铜瓢、铜铲等的生活必须品的匠人,另外一种匠人则是搜集废旧铜器熔炼铜水后铸成铜铸件,然后再次加工成工艺品、装饰品、实用物件,如铜铃铛、铜锁子等物件。还有就是以修补铜器为主的铜匠,他们走街串巷以修补旧的铜器为生。本次汾阳非遗中心挖掘的汾阳老铜匠,主要是以第二种为主。传承人是南开社村张其信,祖传三代皆是铜匠,到张其信这一代,主要以制作铜器(古旧家具实用的五金件)和铜锁为主,修补旧铜器为辅。据调查,张其信老人的铜匠作坊是汾阳境内唯一一家制作铜锁和铜器的作坊,铜器的制作技艺较为复杂,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制作过程又比较漫长,经济效益少,又因当下环保等政策影响,从事此行业的人在汾阳市境内已寥寥无几,传承人张其信直到现在仍然坚持以传统方法制作或修补铜器,他的徒弟们因综上所述原因都已经不再从事此行业了,所以,汾阳铜锁制作技艺是亟待保护的一项非遗项目。
69.汾阳面塑
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远流长,早已是中华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汾阳面塑大多服务于花馍制作,也有民间艺人独立制作面塑作品,汾阳人王玉兰、张彪、孟宪齐、曹启明等人是汾阳现今传承汾阳面塑技艺的主要传承群体。
70.姑姑洞的传说
姑姑洞的传说,是以郝家庄村为核心的区域传播。
姑姑洞地处汾阳西北的石室山,山下有村叫郝家庄村,郝家庄村口有一株巨大的唐槐。姑姑洞位于郝家庄村后黄芦岭南。始建年代不详,相传唐代贞观年间,麻衣仙姑来灵泉洞修炼时,这里就有三清神像三尊,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四十七年(1782)、民国13年(1924)分别重修。有正殿三间,供奉三清,有献棚、牌楼各一座,山神殿一间,东西两侧各修有窑洞6孔,外建门楼一座。现在殿宇已毁,只剩下残破的灵泉洞和石窑一孔。
姑姑洞传说的主角麻衣仙姑是唐代汾州道教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一位比八仙更早的道教女仙。历史上在文水、汾阳、孝义、平遥等地有广泛信众和诸多庙宇奉祀。汾州洪哲里为麻衣仙姑祖籍。
在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中,麻衣仙姑是当地一方的雨神和送子娘娘,保佑百姓安康福寿,百姓多来求雨和求子。
姑姑洞的传说已经随着人口大量的迁徙进城逐步淡化,所以保护传说也是保护地方文化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71.杏花村踩曲号子
杏花村酒文化源远流长,酿酒历史可以追溯至6千年前,汾阳杏花村素有“酒都”之美称,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人们不仅掌握了酿酒的技能,而且对酒曲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在踩曲劳动中,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就形成了号子,也就是踩曲号子。踩曲号子是我国汉族民歌,广泛流传于汾阳、文水、交城、清徐、祁县、太谷等地区。踩曲号子是因为踩曲工人因劳动而产生,主要是为了宣泄沉重的生理和心里压力,释放和娱乐自我。踩曲号子总类繁多,有的高亢嘹亮,有的深情悠长,有的节奏明快,有的音节委婉,他演绎了多少恩怨情长和喜怒哀乐,反映出杏花村人民热爱劳动,追求幸福的美好理想。
72.狄青的传说
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卒于宋嘉佑二年(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与敌作战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
康定元年(1040),经尹洙推荐,狄青得到了陕西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并对他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遂发愤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由于狄青勇猛善战,屡建奇功,所以升迁很快,几年之间,历官泰州刺史、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部指挥使等。皇佑四年(1052)六月,推枢密副使。
狄青在汾阳留下诸多传说故事,直到今天汾阳人依然津津乐道。汾阳太符观内存有宋仁宗赵祯御题篆额“旌忠元勋之碑”,王珪撰文、宋敏求书丹、张景隆镌刻的《狄武襄公神道碑》,它制作于北宋嘉祐七年(1062),碑身高达4.6米,是山西第二高碑,碑文约3000字。它原在狄青墓前,是狄青墓碑,后迁移至太符观保护。“生莫与荣,没莫与哀,旗常之载,其绩有来”记述了狄青大将军一生的丰功伟业。
挖掘整理狄青的传说故事,主要价值在于希望汾阳历史英雄人物不要埋没史册书海之中。
73.汾酒大曲制作工艺
汾酒大曲系用大麦、豌豆和井水为原料踩制而成,为我国古老曲种之一。制曲的目的,主要利用多种酶类的生化性能,使它变成我国独特形式的糖化剂和发酵剂。为了制造良曲,必须选择优质原料,加以适当的比例,让微生物充分繁殖。因大曲中微生物菌种复杂,微生物霉种也复杂,由于这些酶种的作用,在酿造过程中生成了不同种类的芳香组份和口味组份,最后遂使汾酒具有独特的风格。
汾酒酿造所用大曲一直是由汾酒厂自己生产。以前因制曲设备条件差,技术水平低,投入生产时,并不区分清茬、红心、等断面,而是混合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剧增,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制曲工艺上适当控制逐步确定了三种曲(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
74.传统古籍修复技艺
古籍修复与装裱是中国一门既传统又冷门的手工技艺,是对中国古代书籍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后,将其进行修补、再重新装订、装裱,使书品完好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古籍修复与装裱是古籍保护的两个主要部分,其修复过程主要包括溜书口、补书叶(湿补、干补、掏补)、托裱(湿托、飞托)、揭裱(干揭、湿揭)、镶(挖镶、五镶)、衬(双叶衬、单叶衬)、压实等技法。装帧要按照古籍原有的装帧方法进行,装帧技术包括线装、毛装、金镶玉、蝴蝶装、包背装、经折装、梵夹装等。
近年来,汾阳涌现出王海晶、路志圣等一批年轻的古籍字画修复人才,他们通过不断承接祖辈的装裱和修复技艺,又加以合理的改良,使的传统古籍修复技艺得以延续。
75.汾阳鼓锋晋剧
汾阳鼓锋晋剧起源于民国6年(1917),由汾阳市鼓锋晋剧团几代艺人倾情创立打造,历经“福盛园戏班”(八福茶园)、“集星楼戏院”等旧社会戏班向新时期“古风剧团”、新时代“鼓锋晋剧团”等专业戏曲团体的长久演变,至今已逾百年。
汾阳鼓锋晋剧凝聚着可贵的“鼓足干劲、力争先锋”团队精神。“鼓锋”就是“鼓足干劲、力争先锋”的简称,靠这一团队精神,鼓锋晋剧团(旧戏班)虽历经世事沧桑、风吹雨打,始终保持了牌子不倒、队伍不散、演出不停,并战胜重重困难,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四大自我革新改造和历史性跨越。一是剧团成立初期(1948年至20世纪50年代),用党的文艺理论、文艺政策对剧团开展革新改造,实现从旧社会戏班到社会主义文艺团体的历史性跨越。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剧团经受了复杂政治形势和严峻的历史考验,实现了自我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三是改革开放后,解放思想,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大胆进行转轨建制和自主革新,开创了分团演出、承包经营等改革实践。四是进入21世纪,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率先实行转企改制,激活发展活力,不断探索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开展免费送戏下乡的新发展路径。
汾阳鼓锋晋剧积淀着英才荟萃的人才优势。长达百年的晋剧传承,为晋剧届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艺术人才。2017年,创排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汾阳王》,达到有史以来艺术最高水准,并参演山西首届艺术节获得好评,集中展示了汾阳鼓锋晋剧的艺术实力和魅力。
76.酒葫芦制作技艺
酒,古已有之,酒葫芦亦是由来已久。
汾阳是酒都之乡,也是汾酒酿造所在地,这里所产的汾酒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以其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绵甜清爽、余味爽净的清香风格独树一帜,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此汾阳酒葫芦的制作和发展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汾阳酒葫芦成为独立艺术品种后,于明清时期已达盛行,数百年来,扎根于当地独特的酒文化环境中,以美酒为支撑,以生活为舞台,化现实为艺术,题材广泛,手法斑斓,地域风格独特,人文蕴含深厚,在汾阳灿若繁星的民间技艺中一枝独秀。
酒葫芦的最大功用是载酒,主要用于外出携带,其创作手法历史悠久,工序独特。其外部装饰题材多样,葫芦肚上的画面多取自然风景、花鸟、人物和吉祥如意图案等。
汾阳当地所产葫芦,皮质厚实、紧凑、结实耐用,尤其是第一个结出的葫芦,制作酒葫芦质量最佳。葫芦秋天发育成熟后,采下来经过特殊的刮皮处理,然后放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用以晾干,然后做开口处理,随后再去籽、打瓤等,经一系列的工艺处理后才能成为人们青睐的酒葫芦。
77.冀村镇的传说
冀村镇位于汾阳市东北部20公里处,为汾阳、文水、平遥三县交界,307国道及夏汾高速公路分别沿镇区北部经过,还有文峪河、磁窑河、永田渠贯穿域内,镇域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196亩,全镇总人口约4万人。
冀村镇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也是传说故事较多的地方。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子夏西河设教时,在爱子村居住,因爱子去世而哭瞎眼留下了哭子镇的传说。汉代常惠鸿雁传书留下坟城紫微堡。郭氏为爱子村中第一大姓,相传是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六子的后嗣居住地。王嗣宗状元及第,为冀村王氏留下了壮美的一页。美仑美奂的花儿会,揭开了寿圣寺神秘的面纱。宋代名相张商英退隐后居住在爱子村,孙子张真一,道号丹华子,是“鹤鸣古洞”传说的主人翁,羽化成仙之处列入古汾州八大景。还有黑龙王,是人又非人,是神又非神。还有闯王李自成,兵败后弃金于爱子村。这些人物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故事传说脍炙人口,并成为冀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绚丽的一枝。
78.汾阳荆编
说起荆编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其实是一种存在于农村里最常见的东西,荆编主要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尤其是在北方的农村,在以前像拢子、草筛这样的器物是农民种地务工的好帮手。荆编从形态上来说,比南方的竹编虽说略显臃肿,可是更为结实耐用。
荆篮、荆篓、笼子、草筛等都是汾阳农村里最常见的荆编。荆编制作过程需要长期的劳动锻炼和经验,加上制作荆编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在农村能制作此类物件的也是能工巧匠。
现今,汾阳境内的阳城乡田屯村、峪道河镇后沟村、杨家庄镇乔家山村还有少数的荆编老匠人在制作荆编。
79.汾阳可汗传说
今汾阳地区为汉兹氏县旧地,魏晋时长期是南匈奴五部中势力最强的左部驻地。刘豹、刘渊父子曾担任左部帅职位多年。刘渊积蓄力量,后建立匈奴汉国,开启了十六国的序幕。
龙天庙是汾河流域的独特地方崇拜场所。作为左部驻地,汾阳与南匈奴关系密切。十六国北朝时期,汾阳地区各民族杂居融合。南匈奴后裔稽胡接受鲜卑可汗号,唐代可汗号为胡汉社会普遍接受。
巩村龙天庙在元代称可汗庙,挂可汗庙匾,此龙天庙主尊即可汗。“可汗之庙”匾为刘氏族人所立,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民间习俗的传承具有巨大生命力。巩村龙天庙可汗崇拜至少自元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鉴于胡人后裔讳言其民族来历,大多龙天庙未保存下早期记载。清代才有地方文人以贾浑事附会龙天神主,并无确实证据。巩村龙天庙元代可汗庙匾额确证其本尊为可汗,源自匈奴以来的北方胡人祭天祭祖活动。刘渊建国重大历史事件被后裔祭奠传扬,为自然之事。
龙天庙是自北朝隋唐以来,融合胡汉崇拜于一身的庞杂地方崇拜系统,可汗庙、刘王庙为其分支或子系统。某种意义上,龙天之名更便于安全隐晦的传承胡人后裔的祖先崇拜。可汗、刘王这些比较敏感词汇则逐渐退后、淡化、消失。巩村龙天庙位于历史上的南匈奴左部驻地,其建筑遗址、可汗庙匾、可汗神像等历史信息正是龙天信仰演进的实物证据。
80.杏花村背铁猴祈雨习俗
古时杏花村镇(古代郭栅镇周边)周边村落每逢久旱不雨之际,村人便将子夏山上隐唐洞内的铁猴子像背下山进行祭祀。铁猴子像传说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化身,铁猴子像高达3米,从山上背下来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就将替身背下山。据年长者回忆,铁制猴子像高一米多,将它从高山上背下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背下铁猴子后,举行祈雨仪式。祈雨仪式由铙钹响器捣打,人们虔诚供奉,相传比较灵验,几百年来淳朴的当地百姓每逢旱季必定举行此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祈雨仪式逐渐消失。
81.汾州子夏文化
卜子夏崇拜和信仰形成了独特的民俗卜子夏文化以及三贤文化。三贤: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44岁,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尤擅长于文学。子夏本是战国时期卫国温人(今河南温县),但他的后半生是在今汾阳地区度过的,汾阳也是他创立西河学派的地方,所以我们也称其为汾阳卜子夏。
经历代传承,西河三贤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封建时代汾州地方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随着汉魏西河郡地名的复立而发展起来,发端于汉魏,鼎盛于隋唐,唐宋时期形成著名的西河学派。也包含了西河设教、文侯轼庐、子方侍坐等独特的宗教教义。
儒学在汾州演绎成为一种宗教,形成独特的西河子夏设教。在西河,三贤是神,享受着万民的祭拜。汾阳、文水交界处的子夏山脚下于唐代就有子夏神祠,今有神堂村。古代西河地区的几十座子夏庙里多有三贤祠,在汾州地区的佛寺道观里也可见到三贤的身影。北宋诗歌:“西河风俗厚,尚翅古所闻。子夏有遗庙,干木有遗坟。太守下车日,当先此二君。”见证了唐宋历史上汾州地区信仰“子夏教”的古老习俗。
82.石雕碑刻拓片技艺
石雕碑刻拓片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多指从碑刻、铜器等文物上拓印下其形状、文字或图画的纸片。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老残)问那道士说:‘西廊下那块破石片是什么古碑?’道士回说:‘就是秦碣,俗名唤做泰山十字。此地有拓片卖,老爷们要不要?’”
鲁迅《书信集·致王正朔》:“其拓片一包,共67张,亦已于同日收到无误。”
杨朔《泰山极顶》:“你如果想捉住点历史的影子,尽可以在朝阳洞那家茶店里挑选几件泰山石刻的拓片。”
这是有关拓片文字记载的史料。
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凡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材料。广义的拓片就是将宣纸蒙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狭义的拓片主要指碑拓。
83.杏花村汾酒的传说
汾阳杏花村一带的水质非常优良,酿出的酒清香甘冽,味道极佳,不仅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酒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杏花村保存有金元时期的古井,清代的古井亭,汾酒老作坊,地下埋的地缸等,并有出土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酒器具。汾酒老作坊北向有杏花村遗址。杏花村的背面是巍峨的子夏山。这些为杏花村汾酒传说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形的文化载体。
在杏花村一带,自古就广泛流传着众多杏花村汾酒的传说,主要有《杏花仙子》、《子夏做媒》、《竹叶青酒巧夺魁》、《神井涌酒》、《八仙醉酒》、《马刨神泉》、《闯王立书》等。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